血的失常
1.血虛
(1)概念:是指血液不足,血的濡養功能減退的病理狀態。
(2)成因
①血的生成不足:如脾胃虛弱,或飲食營養不足,使血液生化乏源;或因血液的化生功能障礙,以致血的生成不足而形成血虛。②血的耗損太過:如失血過多,或久病不愈,慢性消耗等,均可導致血的耗損太過而形成血虛。
血虛的成因與脾、胃、腎的關系較為密切。
(3)主要臨床表現:以面、唇、舌、眼瞼、爪甲等淡白無華(即“貧血外觀”),脈細無力為主癥。
血虛時心、肝兩臟的癥狀比較多見。舉例說明心血虛證和肝血虛證的臨床表現。
2.血運失常
血運失常出現的病理變化,主要有血瘀和出血。
(1)血瘀
①概念:是指血液的循行遲緩、不暢的病理狀態。
②病機:主要有氣虛、氣滯、痰濁、瘀血、血寒、血熱等。
(2)出血
①概念:指血液逸出脈外的病理狀態。
②病機:主要有血熱、氣虛、外傷及瘀血內阻等。
血寒與血熱是導致血運失常的主要因素,前者多導致血瘀,后者多引起出血。
(3)血寒
①概念:是指血脈受寒,血流滯緩,乃至停止不行的病理狀態。
②成因:多因外感寒邪或陽虛生寒,寒入血分所致。
③臨床表現:寒象和瘀象。
(4)血熱
①概念:是指熱入血脈之中,使血行加速,脈絡擴張,或迫血妄行而致出血的病理狀態。
②成因:外感因素:如外感溫邪、癘氣,入于血分;或其它外感病邪入里化熱,傷及血分;情志因素:如情志郁結,五志過極化火;或陰虛火旺,傷及血分;飲食因素:如嗜酒,或長期嗜食辛辣、燥熱之物等,導致體內積熱,入于血分。
③臨床表現:以既有熱象,又有動血為其特征。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