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醫學道德的規范體系
考情分析
考查要點 |
中醫執業 |
A1 |
A2 |
B1 |
中醫執業助理 |
A1 |
A2 |
B1 |
醫學道德原則 |
1 |
0 |
0 |
1 |
0 |
1 | ||
醫學道德規范 |
0 |
0 |
0 |
0 |
0 |
0 | ||
醫學道德范疇 |
0 |
0 |
2 |
0 |
0 |
0 |
醫學道德的規范體系部分,主要考點集中在“醫學道德具體原則的內容及對醫務人員的要求”部分。
知識要點
1.醫學道德基本原則的含義 是指在醫學實踐活動中調節醫務人員人際關系以及醫務人員與社會關系的最基本出發點和指導準則,也是衡量醫務人員職業道德水平的尺度。在我國,它的具體內容可歸納為:“救死扶傷,防病治病,實行社會主義的醫學人道主義,全心全意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務”。
2.醫學道德的具體原則 見表 13-5。
表13-5 醫學道德的具體原則
名稱 |
含義 |
內容 |
對醫務人員的要求 |
不傷害原則 |
在醫學實踐中,指在診治、護理過程中努力避免病人不應有的醫療傷害 |
凡是在醫療、護理上必需的或者是屬于適應證范圍的,那么所實施的診治、護理手段是符合不傷害原則的 |
①培養為病人利益和健康著想的動機和意向;②盡力提供最佳的診治、護理手段;③對有危險或有傷害的醫護措施要進行評價,選擇利益大于危險或傷害的措施等 |
有利原則 |
指醫務人員履行對病人有利的德行,把有利于病人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倫理原則 |
①樹立全面的利益觀;②提供最優化服務;③努力預防或減少難以避免的傷害;④對利害得失全面衡量;⑤堅持公益原則 |
①醫務人員的行為要與解除病人的痛苦有關;②醫務人員的行為可能減輕或解除病人的痛苦;③醫務人員的行為對病人利害共存時,要使行為給病人帶來最大的益處和最小的危害;④醫務人員的行為使病人受益而不會給他人帶來太大的傷害等 |
尊重原則 |
在醫護實踐中主要是對能夠自主的病人自主性的尊重 |
病人的自主性是指病人對有關自己的醫護問題,經過深思熟慮所作出的合乎理性的決定并據此采取的行動 |
①尊重病人知情同意和選擇的權利。②履行幫助、勸導甚至限制病人選擇的責任。如果病人的選擇會對他人的健康和生命構成威脅或對社會造成嚴重危害,醫務人員對病人選擇的限制是符合道德的 |
公正原則 |
公正即公平或正義的意思。是指在醫學服務中公平、正直地對待每一位病人的倫理原則 |
體現于人際交往和資源分配公正兩個方面,具體要求是:與患方平等交往時對有千差萬別的患方一視同仁;以公平優先、兼顧效率為原則,優化配置和利用醫療衛生資源 |
①公正地分配衛生資源。醫務人員既有宏觀分配衛生資源的建議權,又有參與微觀分配衛生資源的權利,那么應根據公正原則,實施自己的權利,盡力實現病人基本醫療和護理的平等;②在態度上能夠公正地對待病人,特別是老年病人、精神病人、殘疾病人、年幼病人等;③在醫患糾紛、醫護差錯事故的處理中,要堅持實事求是,站在公正的立場上 |
3.醫學道德的范疇 見表13-6。
表13-6 醫學道德的范疇
名稱 |
含義 |
內容 |
作用 |
權利 |
醫學職業的權利是法律、道德賦予醫務人員角色的權利 |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的規定(詳見本篇第五單元) |
使醫務人員正當的職業道德權利受到尊重和維護,可保證醫學職業的聲譽和社會地位,也可以調動和提高廣大醫務人員履行職業道德義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醫務人員在維護和促進人類健康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
義務 |
指醫務人員依據醫學道德的原則和規范的要求,對病人、集體和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以應有的行為履行自己的職責 |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的規定(詳見本篇第五單元) |
增強醫務人員的責任感,使之自覺、愉快地履行自己的職業義務,并逐漸變成自己的內心信念;有利于在維護和提高人類健康水平方面做出貢獻,不斷使自己的醫學道德境界得到升華 |
審慎 |
指醫務人員在行為之前的周密思考及行為之中的小心謹慎、細心操作 |
①言語審慎:“語言能治病,也能致病”。醫務人員溫馨的語言,使病人有溫暖感和心情愉快,有助于配合醫護而早日康復。②行為審慎:在醫學實踐活動的各個環節,醫務人員要自覺做到認真負責,行為謹慎,一絲不茍。同時,還要嚴格地遵守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
①有利于醫務人員養成良好的醫護作風,提高責任感,從而避免因疏忽大意、敷衍塞責而釀成醫療差錯事故。②促使醫務人員鉆研業務知識和醫療技術。③促進醫務人員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對待病人,以醫學道德的原則、規范嚴格要求自己和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從而不斷地提高自身的醫學道德水平 |
保密 |
保密是醫學道德的傳統內容。是指醫務人員在醫護活動中應當具有對醫療和護理保守秘密的職業道德品質 |
①保守病人的秘密:包括病人的疾病史、各種特殊檢查和化驗報告、疾病的診斷名稱、治療方法等和病人不愿向外泄露的其他問題。②對病人保守秘密:包括不宜透露給病人的不良診斷、預后等醫療信息,以免給病人帶來惡性刺激或挫傷病人治療的信心 |
①體現了病人對醫務人員的無比信任。②體現了醫務人員對病人人格和權利的尊重。③有利于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④有利于醫護工作的開展和醫護質量的提高。⑤可以避免因泄密而給病人帶來危害和發生醫患糾紛 |
情感 |
醫學道德情感是建立在醫務人員對病人的生命價值、人格和權利尊重的基礎上,表現出對病人、對醫學事業的真摯熱愛,是一種高尚的情感(執業) |
①同情感:主要表現在對病人的痛苦和不幸能夠理解,并能產生共鳴,同時給予道義和行動上的支持和幫助。②責任感:把挽救病人的生命、促進病人的康復視為自己的崇高職責和義不容辭的責任。③事業感:把本職工作與發展醫學事業緊密地聯系起來,把醫學事業看得高于一切,并成為執著的終身追求 |
①對病人的同情感和責任感,促使其關懷、體貼病人,并對危難之際的病人竭盡全力搶救;可以使病人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改善病人的不良心境和憂慮、悲觀、失望等情緒;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復。②強烈的事業感能激勵醫務人員為醫學科學事業的發展,為自身業務技術的提高而發奮、刻苦地學習,勤奮地工作,為醫學事業做出貢獻 |
良心 |
醫學道德良心是指醫務人員在履行對病人、集體和社會盡義務的過程中,對自己行為應負道德責任的自覺認識和自我評價能力(執業) |
①醫學道德良心是一種對所負道德責任的自覺認識,無論有無別人的監督,憑借職業良心,盡職盡責地工作,從而感受到良心上的滿足與喜悅。②醫學道德良心以醫學道德的原則和規范作為自我評價的依據和出發點,體現了醫務人員忠于病人、社會和人類的利益,以及無私奉獻精神 |
①醫療行為之前的選擇作用:良心根據醫學道德義務的要求,對行為動機進行自我檢查、認真思考。②醫療行為之中的監督作用:對符合醫學道德要求的情感、信念和行為給予支持、肯定,相反則制止或否定。③醫療行為之后的評價作用:對良好后果加以肯定,得到精神上的喜悅與滿足;相反,良心就予以譴責 |
榮譽 |
醫學道德榮譽是指醫務人員履行了自己的職業義務以后,獲得他人、集體或社會上的贊許、表揚和獎勵 |
①醫學道德榮譽是建立在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基礎之上的。②是個人榮譽與集體榮譽的統一。③榮譽僅是過去工作的印記,是集體或社會給予他過去工作價值的肯定,并不代表未來醫務人員的榮譽 |
①對醫務人員的行為起著評價作用:它可以促使醫務人員關心自己行為的社會后果,并嚴格地要求自己。②對醫務人員的行為起著激勵作用:榮譽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將激勵廣大醫務人員關心榮譽、爭取榮譽,從而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正氣并推動廣大醫務人員不斷進步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