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單元 急性腎小球腎炎
考情分析
|
中醫執業 |
A1 |
A2 |
B1 |
中醫執業助理 |
A1 |
A2 |
B1 |
考查要點 |
概述 |
1 |
0 |
0 |
概述 |
0 |
0 |
0 |
病因病機 |
0 |
0 |
0 |
病因病機 |
0 |
0 |
0 | |
辨證論治 |
0 |
2 |
0 |
辨證論治 |
0 |
1 |
0 |
此單元為2006年中醫執業和助理執業大綱中新增單元。
知識要點
概述
1.定義 急性腎小球腎炎(簡稱急性腎炎)是兒科常見免疫反應性腎小球疾病,臨床以急性起病,水腫、少尿、血尿、蛋白尿及高血壓為主要特征。多見于感染后,尤其是溶血性鏈球菌感染之后,故稱為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炎。
2.診斷標準
(1)前驅感染病史:發病前1~4周多有呼吸道或皮膚感染,猩紅熱等鏈球菌感染或其他急性感染史。
(2)急性起病:急性期一般為2~4周。
(3)緊張性水腫,尿量減少,水腫輕重與尿量有關。
(4)1血尿。
(5)高血壓:120~150/80~110 mm Hg。
(6)并發癥:①高血壓腦病;②嚴重循環充血;③急性腎功能衰竭。
(7)實驗室檢查:尿檢:紅細胞↑;尿蛋白—“+”~“++”,可見透明、顆粒管型;血清總補體及C3—一過性明顯下降,6~8周恢復正常(執業2006);非鏈球菌感染后腎炎,補體C3不低。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體、抗脫氧核糖核酸酶B或抗玻璃酸酶、纖維蛋白降解產物(FDP)↑。
病因病機
1.病因 外感風邪、濕熱、瘡毒。
2.病機 肺脾腎功能失調,水液代謝障礙,熱傷下焦血絡;重癥水邪泛濫可致邪陷心肝、水凌心肺、水毒內閉。
辨證論治
急性腎小球腎炎的分型、治法、方劑,見表9-41。
表9-41 急性腎小球腎炎的分型、治法、方劑
證型 |
主癥 |
治法 |
方劑 |
風水相搏(助理2006) |
水腫自眼瞼開始迅速波及全身,頭面部為著,皮色光亮,按之凹陷隨手而起,尿少色赤,伴風熱或風寒表證,舌淡,苔薄白或薄黃,脈浮 |
疏風宣肺,利水消腫(執業2006) |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合五苓散 |
濕熱內侵 |
水腫,兼濕熱之象 |
清熱利濕,涼血止血 |
五味消毒飲合小薊飲子 |
陰虛邪戀陰虛之象 |
滋陰補腎,兼清余熱 |
知柏地黃丸合二至丸 |
|
氣虛邪戀 |
氣虛之象 |
健脾化濕 |
參苓白術散 |
水凌心肺 |
水腫,頻咳氣急,胸悶心悸,不能平臥,煩躁,面色蒼白,甚則唇指青紫,舌暗紅,苔白膩,脈沉細無力 |
瀉肺逐水,溫陽扶正 |
己椒藶黃丸合參附湯 |
邪陷心肝 |
肢面水腫,咳頻氣急,胸悶心悸,不能平臥,煩躁,面色蒼白,抽搐,昏迷,尿短赤,舌紅,苔黃糙,脈弦數 |
平肝瀉火,清心利水 |
龍膽瀉肝湯合羚角鉤藤湯 |
水毒內閉 |
全身水腫,尿少或尿閉,色如濃茶,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嗜睡,昏迷,舌淡胖,苔垢膩,脈滑數或沉細數 |
通腑降濁,解毒利尿 |
溫膽湯合附子瀉心湯(執業2006)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