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單元 發病
發病,是機體處于病邪的損害與正氣的抗損害的相搏交爭過程。《靈樞·根結》有“正邪相搏”記載。
正氣不足是疾病發生的內在因素
邪氣是發病的重要條件
發病類型
一、感邪即發
感邪后立即發病,稱為感邪即發,發病迅速。在臨床上為常見的發病類型:
①新感外邪較盛—風寒、風熱、溫熱
②情志劇變—暴怒、過悲—氣機逆亂、氣血失調
③毒物所傷—有毒食品、藥物中毒
④外傷—傷人即病
⑤感受癘氣。
二、徐發
徐發,指徐緩起病,感邪后緩慢發病。徐發,主要與相應的致病因素、體質因素相關。
內傷病—思慮、房事、嗜酒—積久成疾
外感濕邪—起病緩慢
三、伏而后發
伏而后發,系與感邪即發相對而言。感受邪氣后,病邪在體內潛伏一段時間,或在誘因的作用下,過時而發病。多見于外感疾病及某些外傷。
外感病—“伏氣溫病”
外傷病—破傷風、狂犬病
四、繼發
繼發就是在原發疾病的基礎上,繼而發生新的疾病。
繼發,系與原發相對而言,且二者間有著十分密切的病理聯系:原發病是繼發病的前提和依據,繼發病是在原發病的基礎上產生的新的病證。
肝陽上亢—中風
小兒食積—疳積
五、合病
合病之說,首見于《傷寒論》。指外感病初起時兩經同時受邪而發病。如太陽與少陽合病,太陽與陽明合病等。
六、復發
是指疾病初愈或者在疾病的緩解階段,在某些誘因的作用下,引起了疾病的再度發作或反復發作的一種發病形式。
1.復發主要臨床特點:
類似初病,重于初病
復發愈多,預后愈差—后遺癥
多有誘因
【例題解析】
某些疫癘之氣致病力強,侵襲機體致病,稱為
A.感邪即發
B.徐發
C.合病
D.伏而后發
E.并病
參考答案:A
答案解析:某些疫癘之氣致病力強,侵襲機體致病,稱為感邪即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