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財管》,與其他五門相比較特點是計算多,公式多,理解多。尤其是在機考環境下要輸入繁雜的公式,對于我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其與《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和《會計》聯系比較大。在預習階段,我們主要是以理解為主,結合2015年的基礎班進行預習。下面我們談談《財管》的學習方法及重難點章節在預習階段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學習方法
此階段雖為預習階段,也應該用心備考。手中必備武器有:教材、雄鷹網課。掌握的程度為基礎班課件能聽懂80%左右,教材上的例題能做對80%,輕一上的客觀題正確率應在60%以上。無論學習哪門學科,要想學好,必須遵從“先搭骨架,后添肉”的思路學習。首先要從宏觀上把握該科課程的整體知識體系與架構,做到心中有數。然后,在此基礎上沿“骨架”去“添肉”,完成由宏觀向微觀的學習轉化。比如,我們拿到《財管》教材時應先知道這門課到底要講哪些內容。2014年教材分為兩大部分(第一至十五章為財務管理部分,第十六至二十章為成本管理會計部分)。成本管理會計部分較為簡單,也沒什么可說的,下面說說財務管理部分的大概框架。公司的基本活動分為三類——投資活動、籌資活動和營業活動,財務管理主要與投資和籌資相關。投資又分為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籌資也可以分為長期籌資和短期籌資,故財務管理可分為四個部分,即長期投資、短期投資、長期籌資和短期籌資,又因短期投資與短期籌資緊密相連,故經常結合在一起討論,即為營運資本管理(第十四章和第十五章)。長期投資分為項目投資和期權投資(第八章和第九章),長期籌資分為普通股籌資、長期負債籌資、租賃、認股權證和可轉換債券等(第十章至第十三章)。第一至三章屬于財務管理的基礎,第四章至第七章屬于財務估價,其實第八章和第九章實質上也屬于財務估價,一個是項目估價,一個是期權估價。由此對這門課有個宏觀的了解,這樣便對整本教材做到了心中有數,預習起來就會得心應手。
二、重難點章節的預習要點
(一)財務報表分析
本章為財務管理部分的靈魂,其涉及到的眾多財務指標貫穿整個財務管理部分。故本章與第四章應在預習階段打好基礎。其實本章就講了兩個問題——財務比率分析和財務體系分析。
1、財務比率分析
涉及眾多的財務指標,可分為五類:(1)短期償債能力比率;(2)長期償債能力比率;(3)營運能力比率;(4)盈利能力比率;(5)市價比率。其中,前四類財務指標既可用于評價上市公司的財務業績,也可以用于評價非上市公司的財務業績,但第五類財務指標只適用于上市公司。
對于這些財務指標大部分都存在記憶規律,可分批記憶。只有少數部分需要單獨記憶(比如營運資本、產權比率、權益乘數、利息保障倍數、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等)
(1)命名規律
①母子率指標
例如資產負債率,分母為資產總額,分子為負債總額。
、谧颖嚷手笜
例如流動比率,分子為流動資產;速動比率,分子為速動資產。
、壑苻D率指標
例如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子為銷售收入,分母為應收賬款;存貨比較特殊,既可以用銷售收入作為周轉額,又可以用銷售成本作為周轉額,如果為了評價存貨的變現能力,周轉額應該用銷售收入,如果為了評價存貨的管理業績,周轉額應該用銷售成本。
(2)其他規律
、贂r點指標/時點指標,例如資產負債率,分子分母均用年末余額;
、跁r期指標/時期指標,例如銷售凈利率;
、蹠r期指標/時點指標,例如權益凈利率,分母指標到底是用年末余額還是用年初和年末余額的平均余額考試時一般會給出,若不提示,則用年末余額即可。
除了要掌握各個財務指標的計算,還要注意一些財務指標之間的勾稽關系,比如流動比率和營運資本配置比率、產權比率和權益乘數以及資產負債率等。除此之外,還要多眾指標進行分析,比如流動比率的局限性有哪些、影響速動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有哪些、為什么總資產周轉率是提高權利凈利率的基本動力等。
2、財務體系分析
(1)杜邦分析體系
核心公式必須記住。前兩次分解要掌握,并且要理解財務指標背后的含義。要知道傳統杜邦分析體系有哪些局限性,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改進的財務分析體系(即管理用財務分析體系)。
(2)管理用財務分析體系
為什么要將通用的財務報表調整為管理用財務報表呢?企業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編制的財務報表是按照權責發生制來編制的,但企業本身在評價內部財務業績和經營成果時,是以收付實現制來考慮的。所以企業按照企業會計準備編制的財務報表不適合企業內部管理使用,因此要將其調整為管理用財務報表來滿足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將通用財務報表調整為管理用財務報表關鍵的就是區分經營項目與金融項目(預習階段的重點),一般原則上先確定金融的,再確定經營的。要會進行報表調整,然后依據調整后的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對現金流量表進行調整,理解營業現金毛流量、營業現金凈流量和實體現金流量的含義,為第七章企業價值評估打基礎。要會計算一些重要的財務指標,比如凈經營資產、凈負債、稅后經營凈利潤等。要會利用因素分析法對核心公式進行連環替代分析。另下面幾個關于管理用財務分析體系的公式一定要掌握:
、贆嘁鎯衾=凈經營資產凈利率+(凈經營資產凈利率-稅后利息率)×凈財務杠桿
、趦艚洜I資產凈利率=稅后經營凈利率×凈經營資產周轉次數
、劢洜I差異率=凈經營資產凈利率-稅后利息率
、芨軛U貢獻率=經營差異率×凈財務杠桿
(二)資本成本
什么是資本成本?投資都是有機會成本(即為了得到某種東西所必須放棄的東西)的,投資人把資金投到一個公司,他就失去了投資于其他公司的收益。資本成本是投資人要求的必要報酬率。如果你給投資人的報酬率還達不到資本成本,那么投資人憑什么冒著風險給你投資呢?資本成本也是折現率的問題,也是為第七章和第八章打基礎,故預習階段要盡量掌握好。要區分公司的資本成本和項目的資本成本、要會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無風險利率的估計、貝塔值的估計、市場風險溢價的估計都要掌握)和股利增長模型(股利增長率與可持續增長率結合要掌握)計算股權資本成本、會用到期收益率法(與第五章債券的收益率相結合)和風險調整法(如何計算企業的信用風險補償率)計算債務資本成本。
(三)企業價值評估
本章的重難點在于利用現金流量折現法評估企業價值,F金流量折現法的原理其實就是增量現金流量原則和貨幣的時間價值原則,所以本章可以看成第四章的延續,也就是任何資產的價值是其產生的未來現金流量按照含有風險的折現率計算的現值。利用現金流量折現法評估企業的價值有兩種常用方法:即實體現金流量折現模型和股權現金流量折現模型,關鍵是確定每年的現金流量和折現率,其中涉及的營業現金毛流量、營業現金凈流量與實體現金流量是按照編制后的預計資產負債表和預計的利潤表調整后得來的(其與第二章關聯度很大,第二章是給出了傳統財務報表,然后調整為管理用資產負債表和管理用利潤表,然后計算現金流量,本章是編制預計資產負債表、預計利潤表,然后計算現金流量),所以就要編制預計資產負債表和預計利潤表。第五章固定增長股票價值的計算模型也為本章現金流量折現法下的折現模型提供了方法。第六章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為本章企業價值評估的現金流量折現法提供了折現工具。預習階段主要掌握教材上的例題,如P156例7-1(銷售百分比法結合剩余股利政策)和P170例7-4(銷售百分比法結合優序融資理論)編制預計報表。要清楚預測期和后續期的劃分。要會計算企業的實體現金流量和股權現金流量(與第二章管理用財務報表分析結合)。
相對價值法主要掌握其原理,要理解市盈率、市凈率和市銷率各個指標的含義、各自的適用條件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
關注"566注冊會計師"微信,第一時間獲取真題答案、成績查詢等信息!
注冊會計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微信搜索"566注冊會計師"
注冊會計師QQ群: |
---|
相關推薦:
2015注冊會計師真題答案專題 ※ 權威答案解析 ※ 關注微信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