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資本預算
本章可謂是財管教材中最難的一章了。本章與企業價值評估一脈相承,企業價值評估講的是如何評價一個企業的價值,而資本預算講的是如何評價一個項目的價值。預習階段主要掌握評價評價的方法(凈現值法、現值指數法、內含報酬率法、回收期法各自的含義及計算、幾個指標間的關系)、現金流量的估計(區分相關成本和非相關成本以及要考慮用于項目的非現金資產的機會成本、采用的投資方案對其他項目的影響)、固定資產更新決策(教材P199例8-6)、互斥項目的優選、項目風險的衡量與處置(區分項目的特有風險、項目的公司風險和項目的市場風險、調整現金流量法和風險調整折現率法的計算及二者的區別、利用可比公司法計算新建項目的折現率、利用最大最小法和敏感程度法對項目的特有風險進行分析)。
(五)期權估價
也是非常有難度的一章。建議在預習階段注重理解原理,實物期權中的時機選擇期權把教材中的例題掌握即可,其余兩個實物期權可不預習。
什么是期權呢?其實就是一種選擇權,該選擇權是有價值的。期權是一種獨特類型的金融合約,因為它賦予購買者的是做某事的權利而不是義務。購買者僅在執行期權有利時才會用到它,否則期權將被放棄。初學者應先理解什么是看漲期權、看跌期權、什么是期權的到期日價值。
期權的投資策略是本章預習階段的第一個重點,要理解保護性看跌期權和拋補看漲期權的原理、組合凈收入和組合凈損益,對于保護性看跌期權和拋補看漲期權的對比還可參考:保護性看跌期權與拋補看漲期權對比。期權價值的影響因素必須重點理解,考試的常考點。
期權價值評估的方法是預習階段的第二個重點,重點預習套期保值原理和風險中性原理。建立套期保值的意圖是:通過組合以后把未來股價波動風險完全對沖掉,這就意味著希望建立一個無風險組合,無風險組合帶給我們的回報率是無風險報酬率,即該項投資活動的內含報酬率。風險中性原理是基于假設投資者對待風險的態度是中性的,所有證券是預期報酬率都應當是無風險利率。要會利用上述兩個原理計算期權的價值。
(六)其他長期籌資
本章所講的其他長期籌資包括租賃、優先股、認股權證和可轉換債券。優先股必定會在2015年教材中更加細化,故可先不預習。預習階段重點放在其他三種籌資中。
1、租賃
租賃部分在2014年經過重寫后變得較為簡單,先要會區分是經營租賃還是融資租賃。兩種方法的現金流量計算方法是不同的。經營租賃的租金可在稅前直接扣除,而融資租賃的租金不能在稅前直接扣除,故到底是經營租賃還是融資租賃要看稅法的規定,因稅法的規定會影響到租賃期的現金流量,但稅法并沒有對租賃進行分類,故應按會計中有關租賃的規定處理。我們應關注下面3個條件:
(1)在租賃期屆滿時,租賃資產的所有權轉移給承租人;
(2)租賃期占租賃資產可使用年限的大部分(通常用75%來衡量);
(3)租賃開始日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幾乎相當于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通常用90%來衡量)。(在計算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時應用有擔保借款的稅前資本成本作為折現率)。
只要符合上述3個條件之一的就為融資租賃,否則就是經營租賃。經營租賃是租金可直接抵扣租賃,融資租賃是租金不可直接抵扣租賃。經營租賃較簡單,故不在此說明了。下面說說融資租賃。對于融資租賃,要分別有沒有規定付款總額處理。在租賃期屆滿時,還要看清設備所有權是否轉移,這個涉及到最后折舊沒有提足帶來的喪失折舊抵稅。租賃的原因要理解。
2、認股權證
要知道認股權證與看漲期權的異同點。要會計算認股權證的籌資成本。因為籌資人稅前資本成本正好相當于投資人投資購買該混合證券這項投資活動的內含報酬率,所以可利用內含報酬率計算確定。認股權的持有者既可以擁有債權又可以擁有股權,所以可先把債權和股權分離然后再計算。
3、可轉換債券
與認股權證最大的不同是,可轉換債券的持有者將債券轉為股權后,不再享有債權。可轉債價值由底線價值和時間溢價構成。底線價值由純債券價值和轉換價值的較高者確定。在決策時先按純債券分析,然后再看作看漲期權處理,便完成估價。籌資成本的確定與認股權證一樣的原理。
另認股權證和可轉換債券各自的優缺點要預習一下。
(七)營運資本投資
本章較為簡單,在預習階段主要掌握下面幾個問題:
1、現金和有價證券
掌握確定最佳現金持有量的三種模式以及各種模式中哪些是相關成本哪些是非相關成本(比如成本分析模式中要考慮機會成本和短缺成本,而不考慮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以及影響現金返回線的因素。
2、應收賬款信用政策決策
要會計算由于信用政策改變增加的收益、增加的應收賬款應計利息、增加的存貨占用資金利息、增加的現金折扣成本。教材中的例題要會做。
3、存貨決策
經濟訂貨量基本模型必須掌握,會計算經濟訂貨批量、每年最佳訂貨次數、最佳訂貨周期、經濟訂貨量占用資金。在此基礎上考慮訂貨提前期和存貨陸續供應,經濟訂貨量及相關總成本的計算。陸續供應陸續使用若涉及到保險儲備中由于需求量變動引起的缺貨問題和延遲交貨引起的缺貨問題的相關成本都要會計算。
(八)產品成本計算
本章在預習階段需要重點預習的問題包括: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和分配(掌握直接分配法和交互分配法,尤其是交互分配法,需要計算兩次分配率,掌握教材P402例16-5)、完工產品和在產品的成本分配(重點掌握約當產量法和定額比例)、聯產品和副產品的成本分配(售價法)、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批法和分步法(掌握教材中的例題)以及產品成本計算的三種方法的適用條件。
關注"566注冊會計師"微信,第一時間獲取真題答案、成績查詢等信息!
注冊會計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微信搜索"566注冊會計師"
注冊會計師QQ群: |
---|
相關推薦:
2015注冊會計師真題答案專題 ※ 權威答案解析 ※ 關注微信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