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善意取得制度
(一)動產善意取得
1.動產善意取得必須具備如下要件:
(1)依法律行為轉讓所有權;(2)轉讓人無處分權;(3)受讓人為善意;(4)以合理的價格轉讓;(5)物已交付;(6)轉讓人基于真權利人意思合法占有標的物。
提示: 如果遺失物通過轉讓為他人所占有時,權利人有權要求占有人返還原物或者賠償損失。
、贆嗬擞袡嘞驘o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或者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2年內向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
、谌绻茏屓送ㄟ^拍賣或者向具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得該遺失物的,權利人請求返還原物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所付的費用。權利人向受讓人支付所付費用后,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追償。
2.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
(1)在原權利人與受讓人之間,原權利人喪失標的物所有權,而受讓人則基于善意取得制度而獲得標的物所有權。
(2)在原權利人與讓與人之間,由于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是所有權發生轉移,因此原權利人無權要求讓與人返還原物,只能要求無權處分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要求讓與人返還不當得利。
(二)不動產善意取得
1.不動產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及法律效果與動產相似。
2.不動產特別規定
(1)動產善意取得以交付為要件,是因為交付占有是動產物權變動的公示方式,對于不動產,則應以登記為要件。
(2)善意取得不動產,不消除不動產上其他已登記之物權,此與動產不同。原因在于,善意取得所有權僅導致登記簿上的所有權人發生變更,其他已登記的限制物權則不受影響,故繼續存在于登記簿中。
解釋:結合《物權法》第106條、107條、108條的規定,在注會考試中,要注意如下問題:
(1)構成要件上,現在物權法不再強調只有動產可以適用善意取得,而是規定不動產也可以適用善意取得。
(2)根據現行的《物權法》規定,贓物不得適用善意取得。遺失物、漂流物、隱藏物、埋藏物適用同樣規則。
(3)善意取得不但適用于所有權的取得,也適用于他物權的取得。因此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權、質押權等他物權也可以善意取得。
【例題·單選題】下列哪一種情況下,善意第三人不能依據善意取得制度取得相應物權的是( )。
A.保留所有權的動產買賣中,尚未付清全部價款的買方將其占有的標的物賣給不知情的第三人
B.電腦的承租人將其租賃的電腦向不知情的債權人設定質權
C.動產質權人擅自將質物轉質于不知情的第三人
D.受托代為轉交某一物品的人將該物品贈與不知情的第三人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1)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2)A項符合該款規定,構成善意取得;他物權也可以善意取得,BC兩項均為質權的善意取得;D中的第三人接受贈與,屬于無償取得,不構成善意取得。
五、動產所有權的特殊取得方式
(一)先占
所謂先占,就是以所有權人的意思占有無主動產。
(二)拾得遺失物
1.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知道權利人的,應當及時通知其領取,不知道的,應當及時發布招領公告。
2.拾得人拒不返還遺失物,按侵權行為處理!∵z失物“自發布公告之日起6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
3.遺失人發出懸賞廣告時,歸還失物的拾得人還享有懸賞廣告所允諾的報酬請求權。
提示:拾得漂流物、發現埋藏物或者隱藏物的,同樣適用關于遺失物的規則。
(三)添附
添附是附合、混合與加工的總稱。原物經過添附而成新物,所有權仍為一個,因而需要確定添附之后物的所有權歸屬。
1.不同所有人的物密切結合,構成不可分割的一物,稱附合。包括動產附合于不動產與動產附合于動產兩種情形。
2.混合是指不同所有人的動產因相互混雜或交融,難以識別或識別于經濟上不合理,從而發生所有權變動的法律事實,混合而成的新物,由原物價值較大的一方取得所有權。若原物價值相當,則發生共有。
3.加工,是指對他人之物加以制作或改造,使之成為具有更高價值之物,因而發生所有權變動的法律事實。加工物所有權的歸屬,依加工所生成的新價值是否大于原物價值而定:大于者,由加工人取得;否則,由原物所有人取得。
【例題·單選題】根據《民法通則》和《物權法》,可以適用先占取得的物是( )。
A.遺失的手表
B.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
C.房屋
D.所有人拋棄的動產
『正確答案』D
【例題·多選題】甲發現去年丟失的電動自行車被路人乙推行,便上前詢問,乙稱從朋友丙處購買,并出示了丙出具的付款收條。根據物權法律制度的規定,如甲想追回該自行車,可以提出下列( )理由支持其請求。
A.甲丟失該自行車被丙拾得
B.丙從甲處偷了該自行車
C.乙明知道該自行車是丙從甲處偷來的仍然購買
D.乙向丙支付的價格遠遠低于市場價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1)選項ABC:拾得遺失物、贓物不能適用善意取得制度;(2)選項D:以合理的價格有償受償,是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之一。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