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考情分析 |
第 2 頁:重點、難點講解及典型例題 |
二、融資租賃的處理
(一)租賃期開始日的處理(★★)
項目 |
內容 |
承租人 |
借:固定資產(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兩者孰低十初始直接費用) 未確認融資費用 貸: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最低租賃付款額) 銀行存款等 |
借:長期應收款(最低租賃收款額+初始直接費用) 未擔保余值 貸:融資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 銀行存款(初始直接費用) 營業外收入(資產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的差額;反之,借記“營業外支出”) 未實現融資收益[(最低租賃收款額十未擔保余值)-(最低租賃收款額的現值+未擔保余值的現值)] 在未實現融資收益初始確認時對其進行調整: 借:未實現融資收益(初始直接費用) 貸:長期應收款(初始直接費用) |
【提示】對于經營租賃而言,出租人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金額較大的應當資本化;承租人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無論金額大小,均計入當期損益。
(二)租賃期間
1.未確認融資費用/未實現融資收益分攤(★★)
項目 |
承租人 |
出租人 |
原理 |
實際利率法 | |
分攤率 |
(1)固定資產以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為基礎入賬:①出租人租賃內含利率;②合同利率;③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與現值使用的折現率相同 (2)固定資產以其公允價值為基礎入賬:重新計算的折現率 |
租賃內含利率——最低租賃收款額的現值與未擔保余值的現值之和等于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出租人初始直接費用之和的折現率 |
計算 |
每期攤銷額=期初應付本金余額×折現率 應付本金余額=長期應付款科目余額-未確認融資費 用科目余額 |
每期攤銷額=期初租賃投資凈額×折現率 租賃投資凈額=長期應收款科目余額+未擔保余值-未實現融資收益科目余額 |
分錄 |
借:財務費用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
借:未實現融資收益 貸:租賃收人 |
【提示】對于專業租賃公司進行的融資租賃業務,攤銷的未實現融資收益記入“租賃收入”科目。
【例題·單選題】2013年A公司從B公司融資租入-臺管理用設備(假設不存在公允價值),租期5年,每年租金200萬元。A公司擔保的資產余值為50萬元,擔保公司擔保的資產余值為30萬元。租賃合同規定的租賃利率為6%,租賃期滿時估計的資產余值為150萬元,A公司在租賃過程中發生手續費10萬元。則在租賃期開始日,A公司租入資產的入賬價值為( )萬元。[(P/A,6%,5)=4.2124;(P/F,6%,5)=0.7473]
A.889.85萬元
B.879.85萬元
C.852.48萬元
D.912.26萬元
【答案】A
【解析】A公司租入資產的入賬價值=200×4.2124+50X 0.7473+10=889.85(萬元)
2.承租人特有處理——資產折舊、履約成本(★)
項目 |
內容 |
折舊政策 |
采用與自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相-致的折舊政策 |
項目 |
內容 |
折舊期間 |
如果能夠合理確定租賃期滿時承租人將會取得租賃資產所有權,應以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的使用壽命作為折舊期間 |
如果無法合理確定租賃期滿時承租人是否能夠取得租賃資產的所有權,則應以租賃期與租賃資產使用壽命兩者中較短者作為折舊期間 | |
折舊總額 |
如果沒有承租人或與其有關的第三方對資產的擔保余值,則應計提折舊總額為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
如果有承租人或與其有關的第三方對資產的擔保余值,則應計提折舊總額為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扣除該擔保余值后的余額 | |
履約成本 |
發生時通常應直接計人當期損益,借記“管理費用”,貸記“銀行存款”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