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長期股權投資及合營安排
第一節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
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計量原則
【內容導航】:
(一)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計量原則
【所屬章節】:
本知識點屬于《會計》科目第四章長期股權投資和合營安排第一節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的內容。
【知識點】: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計量原則
長期股權投資,是指投資方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重大影響的權益性投資,以及對其合營企業的權益性投資。長期股權投資在取得時,應按初始投資成本入賬。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應分別形成控股合并和不形成控股合并情況確定。
投資企業持有的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按照本教材第二章的要求進行核算。
形成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的長期股權投資
【內容導航】:
1.合并方以支付現金、轉讓非現金資產或承擔債務方式作為合并對價
2.合并方以發行權益性證券作為合并對價
3.企業通過多次交換交易,分步取得股權最終形成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
4.或有對價
【所屬章節】:
本知識點屬于《會計》科目第四章長期股權投資和合營安排第一節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的內容。
【知識點】:形成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的長期股權投資
控股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的確定應區分形成控股合并的類型,分別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與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兩種情況確定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是指參與合并的企業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終控制且該控制并非暫時性的。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是指參與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終控制的合并交易,即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以外的其他企業合并。
(一)形成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的長期股權投資
權益結合法
權益結合法(pooling of interest method),亦稱股權結合法、權益聯營法。企業合并業務會計處理方法之一。與購買法基于不同的假設,即視企業合并為參與合并的雙方,通過股權的交換形成的所有者權益的聯合,而非資產的交易。換言之,它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經營主體對一個聯合后的企業或集團公司開展經營活動的資產貢獻,即經濟資源的聯合。
在權益結合法中,原所有者權益繼續存在,以前會計基礎保持不變。參與合并的各企業的資產和負債繼續按其原來的賬面價值記錄,合并后企業的利潤包括合并日之前本年度已實現的利潤;以前年度累積的留存利潤也應予以合并。
1.合并方以支付現金、轉讓非現金資產或承擔債務方式作為合并對價
借:長期股權投資(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在最終控制方合并財務報表中的賬面價值的份額+包括最終控制方收購被合并方而形成的商譽)
貸:負債(承擔債務賬面價值)
資產(投出資產賬面價值)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差額在借方)
借:管理費用(審計、法律服務等相關費用)
貸:銀行存款
【提示】合并報表中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要相互抵銷。
若將審計、法律服務等相關費用計入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合并報表中會產生商譽,這種做法不合適。
如何理解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抵銷?
借:管理費用(審計、法律服務等相關費用)
貸:銀行存款
【提示】合并報表中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要相互抵銷。
若將審計、法律服務等相關費用計入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合并報表中會產生商譽,這種做法不合適。
如何理解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抵銷?
2.合并方以發行權益性證券作為合并對價
借:長期股權投資(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在最終控制方合并財務報表中的賬面價值的份額+包括最終控制方收購被合并方而形成的商譽)
貸:股本(發行股票的數量×每股面值)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差額)
借:資本公積——股本溢價(權益性證券發行費用)
貸:銀行存款
【提示】
(1)被合并方在合并日的凈資產賬面價值為負數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按零確定,同時在備查簿中予以登記。
(2)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與支付的現金、轉讓的非現金資產及所承擔債務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的余額不足沖減的,依次沖減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3)企業合并前合并方與被合并方采用的會計政策不同的,應基于重要性原則,統一合并方與被合并方的會計政策。在按照合并方的會計政策對被合并方凈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調整的基礎上,計算確定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4)在商譽未發生減值的情況下,同一控制下不同母公司編制合并報表時產生的商譽是相同的。如,甲公司和乙公司屬于同一集團,甲公司從本集團外部購入丁公司80%股權(屬于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甲公司合并報表中產生商譽200萬元。兩年后,乙公司購入甲公司所持有的丁公司60%股權,乙公司編制合并報表時列示的商譽仍為200萬元。
(5)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實際支付的價款或對價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應作為應收項目處理。
3.企業通過多次交換交易,分步取得股權最終形成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
合并日初始投資成本=合并日相對于最終控制方而言的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全部持股比例+包括最終控制方收購被合并方而形成的商譽
新增投資部分初始投資成本=合并日初始投資成本-原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
新增投資部分初始投資成本與為取得新增部分所支付對價的賬面價值(注:準則應用指南用的賬面價值,不是公允價值)的差額,調整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不足沖減的,沖減留存收益。
4.或有對價
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的或有對價。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方式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時,應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3號——或有事項》(以下簡稱“或有事項準則”)的規定,判斷是否應就或有對價確認預計負債或者確認資產,以及應確認的金額;確認預計負債或資產的,該預計負債或資產金額與后續或有對價結算金額的差額不影響當期損益,而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關注"566注冊會計師"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試題、內部資料等信息!
注冊會計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微信搜索"566注冊會計師"
注冊會計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