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方法
此階段雖為預習階段,也應該用心備考。手中必備武器有:教材、雄鷹網校課程。掌握的程度為基礎班課件能聽懂80%左右,教材上例題能有80%會做,輕一上的客觀題正確率應在60%以上。無論學習哪門學科,要想學好,必須遵從“先搭骨架,后添肉”的思路學習。首先要從宏觀上把握該科課程的整體知識體系與架構,做到心中有數。然后,在此基礎上沿“骨架”去“添肉”,完成由宏觀向微觀的學習轉化。比如在我們拿到注會《會計》教材時,首先應看目錄,對這門課有個宏觀的了解,第一章是總論,對整本教材起到統馭作用,其涉及會計要素及其確認與計量原則,后續的所有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均遵循此原則。第二章至第十一章,都是有關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和記錄的,第十二章和第二十五章是有關財務報告的,其余章節是一些特殊業務的會計處理問題。這樣便對整本教材做到了心中有數,預習起來就會得心應手。
二、重難點章節的預習要點
(一)金融資產
本章為注會《會計》中第一只攔路虎。在預習階段重點關注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初始計量、后續計量及處置。本章有幾個關鍵點,比如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初始計量中的交易費用的處理、處置時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投資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的計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處置時資本公積轉投資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減值問題。掌握這幾個關鍵點,其他問題就很好理解了。
1、交易性金融資產
初始計量中應注意交易費用的問題,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時發生的交易費用應計入投資收益的借方,原則上為取得一項資產發生的交易費用應計入取得資產的成本,但交易性金融資產卻不同,假設把交易費用計入到取得的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成本中,當期末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發生變動的時候,期末時資產的公允價值和取得資產時的成本的差額為公允價值變動,公允價值變動額要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中,但發生的交易費用是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嗎?很顯然不是。所以只能把它單獨計入投資收益中才行。
后續計量中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中,影響到凈利潤和每股收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持有期間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到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屬于其他綜合收益的一部分,并沒有影響凈利潤和每股收益。
處置時,除了要將售價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外,還要將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形成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入投資收益。應注意出售時投資收益=出售凈價-取得時成本,出售時處置損益=出售凈價-出售時賬面價值,從取得到出售會影響投資收益的時點包括:①取得時支付的交易費用;②持有期間確認的股利或利息收入;③出售時確認的投資收益。
2、持有至到期投資
在預習持有至到期投資時,首先應理解攤余成本的概念。金融資產的攤余成本是指經過三步調整后的結果:(1)扣除已償還的本金;(2)加上或減去采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如果取得時成本為1200萬元,面值為1000萬元,要進行攤銷,最后等于面值1000萬元,假設至某日累計攤銷了100萬元,那么此時的攤余成本為1100萬元,即減去采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如果取得時成本低于面值,最終也要回歸面值,應加上采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3)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對于持有至到期投資來說,攤余成本就是賬面價值。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期計提利息-本期收回的本金和利息-本期計提的減值準備,本期計提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3、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新準則已將原長期股權投資核算范圍中的“三無”投資劃分到此類金融資產中(除非滿足準則規定的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條件)。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有點兒類似交易性金融資產,又有點兒類似持有至到期投資。類似于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地方在于它們都是采用公允價值進行后續計量,但不同之處在于交易性金融資產在持有期間形成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計入到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中,影響了利潤總額和凈利潤,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持有期間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到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屬于其他綜合收益的一部分,不影響利潤總額和凈利潤。還有一處相似,就是在處置時除了要將售價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投資收益外,還都要將持有期間累計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轉入到投資收益中?晒┏鍪劢鹑谫Y產類似于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地方在于期末攤余成本的計算、資產負債表日計算利息收入確認的投資收益數額的計算,但不同之處在于持有至到期投資是按攤余成本進行后續計量,攤余成本等于賬面價值,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按公允價值進行后續計量,攤余成本不等于賬面價值,賬面價值為期末時的公允價值。
可供出售債務工具的減值也是一個特殊的地方,需注意。
(二)收入
1、銷售商品收入
本章的重點與難點所在。應明確各種形式銷售收入的確認時點,比如視同買斷方式、預收款方式、以舊換新等,以及通常情況下銷售商品收入、銷售商品涉及商業折扣、現金折扣、銷售折讓的處理以及銷售退回的處理。難點是關于銷售退回的處理。如果根據以往經驗能夠合理估計退貨可能性的,在發出商品時應全額確認收入結轉成本,期末再沖回退貨部分的收入成本,差額轉入預計負債中。不能估計退貨可能性的,退貨期滿后再確認收入結轉成本。
2、提供勞務收入
會應用完工百分比法確認提供勞務收入的金額。授予客戶獎勵積分是一個難點,在兌換積分時,客戶不一定把全部的獎勵積分都兌換了,所以要估計有多少積分會被兌換,確認收入的金額應當以被兌換用于換取獎勵積分數額占資產負債表日估計會被兌換的積分總數的比例為基礎計算確定,而不是最開始估計的那個數值。
3、建造合同收入
在計算當期確認的合同費用時,合同預計總成本也是到資產負債表日已發生的成本和預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之和,而不是最開始的預計總成本。建造合同發生減值時,沒有完成的部分才是預計損失,因為完工部分在正常核算時已經確認過了,就不再屬于合同預計損失了。
關注"566注冊會計師"微信,第一時間獲取真題答案、成績查詢等信息!
注冊會計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微信搜索"566注冊會計師"
注冊會計師QQ群: |
---|
相關推薦:
2015注冊會計師真題答案專題 ※ 權威答案解析 ※ 關注微信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