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審計抽樣在控制測試中的應用
確定測試目標
控制測試的目標是提供控制運行是否有效的審計證據,以支持計劃的重大錯報風險評估水平。
定義控制測試的總體、抽樣單元、誤差與測試期間
1.定義總體
(1)確定控制測試總體的適當性。例如,要測試現金支付授權控制是否有效運行,如果從已得到授權的項目中抽取樣本,注冊會計師不能發現控制偏差,因為該總體不包含那些已支付但未得到授權的項目。因此在本例中,為發現未得到授權的現金支付,注冊會計師應當將所有已支付現金的項目作為總體。
(2)確定控制測試總體的完整性,包括代表總體的實物的完整性。例如,如果注冊會計師將總體定義為特定時期的所有現金支付,代表總體的實物就是該時期的所有現金支付單據。
2.定義抽樣單元
注冊會計師定義的抽樣單元應與審計測試目標相適應。在控制測試中,注冊會計師應根據被測試的控制定義抽樣單元。抽樣單元通常是能夠提供控制運行證據的一份文件資料、一個記錄或其中一行。
例如,如果測試目標是確定付款是否得到授權,且設定的控制要求付款之前授權人在付款單據上簽字,抽樣單元可能被定義為每一張付款單據。如果一張付款單據包含了對幾張發票的付款,且設定的控制要求每張發票分別得到授權,那么付款單據上與發票對應的一行就可能被定義為抽樣單元。
3.定義偏差
在控制測試中,誤差是指控制偏差。注冊會計師應仔細定義所要測試的控制及可能出現偏差的情況。注冊會計師應根據對內部控制的理解,確定哪些特征能夠顯示被測試控制的運行情況,然后據此定義誤差構成條件。在評估控制運行的有效性時,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其認為必要的所有環節。
例如,設定的控制要求每筆支付都應附有發票、收據、驗收報告和訂購單等證明文件,且均蓋上“已付”戳記。注冊會計師認為蓋上“已付”戳記的發票和驗收報告足以顯示控制的適當運行。在這種情況下,誤差可能被定義為缺乏蓋有“已付”戳記的發票和驗收報告等證明文件的款項支付。
確定樣本規模
1.影響樣本規模的因素
2.確定樣本規模
注冊會計師確定的可接受信賴過度風險為10%,可容忍偏差率為7%,預計總體偏差為1.75%。在信賴過度風險為10%時所使用的教材P73表4-4中,7%可容忍偏差率與1.75%預計總體偏差率的交叉處為55,即所需的樣本規模為55。
關注"566注冊會計師"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試題、內部資料等信息!
注冊會計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微信搜索"566注冊會計師"
注冊會計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