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注會《稅法》名師指導:免抵退稅公式推導
出口貨物增值稅的“免抵退”計算方法是增值稅一章的難點,很多同學不理解教材中復雜的公式,我們可以先以通俗易懂的方法讓大家明白公式的推導過程,理解了這些原理就可以更輕松的記憶并應用這種退稅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免抵退稅計算
1.“免抵退”含義 |
原理:出口貨物零稅率:免銷項稅并退進項稅 如企業(yè)同時存在內(nèi)銷外銷情況,則按下列方法計稅: 外銷:銷項免征 進項退稅 內(nèi)銷:應納稅額=銷項-進項-留抵>0 時納稅 可能存在內(nèi)銷需納稅,外銷又需要退稅的情況,為簡化征管手續(xù),可以用退稅抵減應納稅,不足抵的部分在實際退還納稅人。 “免抵稅”辦法: “免”稅,是指免征出口銷售的銷項稅; “抵”稅,是外銷應退稅額抵減內(nèi)銷應納稅額; “退”稅,是指外銷應退進項稅超過內(nèi)銷應納稅部分。 |
2.計算公式推導
“剔、抵、比、退” 四步驟 |
由于退稅率≤征稅率,所以外銷負擔的進項稅不一定全退。 1.征退之差=外銷額ⅹ(征稅率-退稅率) 外銷應退稅額=外銷進項-征退之差 內(nèi)銷應納稅額=內(nèi)銷銷項-內(nèi)銷進項-留抵 內(nèi)外銷綜合考慮(外銷應退抵減內(nèi)銷應納) 2.應納稅額=內(nèi)銷銷項-(全部進項-征退之差)-留抵 如應納稅額>0,則交稅 全部應退稅額均已免抵 免抵=理論退稅額 留抵=0 應納稅額<0,由于內(nèi)銷進項大于銷項或退稅額大于內(nèi)銷納稅額形成 內(nèi)銷進項大于銷項,則留抵。退稅額大于內(nèi)銷應納稅額,則退稅。 應退稅 但不一定全退(退稅或留抵) 應納稅額為負數(shù)時才有退稅可能性 3.退稅限額=外銷額×退稅率 4.比較應納稅額絕對數(shù)和退稅限額,退較小者 如應納稅額絕對數(shù)>退稅限額 應退稅額=退稅限額 免抵=0 留抵=應納絕對數(shù)-退稅限額 應納稅額絕對數(shù)≤退稅限額 應退稅額=應納稅額絕對數(shù) 免抵=退稅限額-應納絕對數(shù) 留抵=0 |
3.教材公式 |
“免、抵、退”的計算: 1、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稅額=離岸價格×外匯牌價×(增值稅率-出口退稅率) 2、當期應納稅額=內(nèi)銷的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免抵退稅不得免抵稅額)-上期末留抵稅額 3、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的退稅率 4、比較確定應退稅額,確定免抵稅額 |
4.修正公式 |
如有免稅料件情況(國內(nèi)購進免稅料件或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要在外銷額中剔除其組價。 計算公式為 1.征退之差=(外銷額-免稅料件組價)×(征稅率-退稅率) 2.應納稅額=內(nèi)銷銷項-(全部進項-征退之差)-留抵 3.(理論退稅額)退稅限額=(外銷額-免稅料件組價)×退稅率 4.比較應納稅額絕對數(shù)和退稅限額,退較小者 |
相關推薦:
2011注冊會計師考試大綱匯總(專業(yè)階段 綜合階段)
2011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備考輔導資料大匯總
2011注冊會計師考試新舊教材內(nèi)容變化對比
2011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各科目章節(jié)重點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