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考情分析 |
第 2 頁:重點、難點講解及典型例題 |
重點、難點講解及典型例題
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概述
一、稅收征收管理法的立法目的和適用
范圍為了加強稅收征收管理,規范稅收征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了稅收征收管理法。
稅收征收管理法(簡稱征管法)適用于依法由稅務機關征收的各種稅收的征收管理。
【提示】關稅和教育費附加不適合本法。因為關稅是海關征收的,教育費附加屬于附加費,不屬于稅。
二、稅收征收管理法的遵守主體
(一)稅務行政主體——稅務機關
(二)稅務行政管理相對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和其他有關單位
(三)有關單位和部門
稅務管理
一、稅務登記管理(★)
(一)開業稅務登記
1.開業稅務登記的對象
(1)領取營業執照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包括:
①企業;
②企業在外地設立的分支機構和從事生產、經
營的場所;
③個體工商戶;
④從事生產、經營的事業單位。
(2)其他納稅人
不從事生產、經營,但依法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除臨時取得應稅收入或發生應稅行為以及只繳納個人所得稅、車船稅的外,都應按規定向稅務機關辦理稅務登記。
2.開業稅務登記的時間和地點
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當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30日內,辦理開業稅務登記。
其他納稅人,除國家機關和個人外,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30日內,辦理稅務登記。
【例題1·單選題】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自領取工商營業執照后,應持有關證件向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稅務登記的期限是( )。
A.15日
B.30日
C.45日
D.60日
【答案】B
【解析】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當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30日內,向生產、經營地或者納稅義務發生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稅務登記,如實填寫稅務登記表并按照稅務機關的要求提供有關證件、資料。
(二)變更、注銷稅務登記
1.變更稅務登記的范圍及時間要求
(1)適用范圍:發生改變名稱、改變法定代表人、改變經濟性質或經濟類型、改變住所和經營地點(不涉及主管稅務機關變動的)、改變生產經營范圍或經營方式、增減注冊資金(資本)、改變隸屬關系、改變生產經營期限、改變或增減銀行賬號、改變生產經營權屬以及改變其他稅務登記內容的。
(2)時間要求:納稅人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注冊登記的,應當自工商變更登記之習起30日內辦理稅務變更登記;其他納稅人應當自有關機關批準或者宣布變更之日起30日內,辦理稅務變更登記。
(3)變更稅務登記的程序:變更稅務登記是先工商后稅務。
【例題2·多選題】下列選項中,屬于企業變更稅務登記適用范圍的有( )。
A.改變納稅人名稱、法定代表人的
B.改變經濟性質或企業類型的
C.增減注冊資金的
D.因住所、經營地點或產權關系變更而涉及改變主管稅務機關的
【答案】ABC
【解析】因住所、經營地點或產權關系變更而涉及改變主管稅務機關的,需要作注銷稅務登記。
2.注銷稅務登記的適用范圍及時間要求
(1)適用范圍:納稅人因經營期限屆滿而自動解散;企業由于改組、分立、合并等原因而被撤銷;企業資不抵債而破產;納稅人住所、經營地址遷移而涉及改變原主管稅務機關的;納稅人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以及納稅人依法終止履行納稅義務的其他情形。
【提示】改變住所和經營地點,仍由同一主管稅務機關管轄的作變更登記;涉及不同主管稅務機關管轄的作注銷登記,再到新址辦理開業稅務登記。
(2)時間要求:納稅人發生解散、破產、撤銷以及其他情形,依法終止納稅義務的,應當在辦理工商注銷登記前,向原稅務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稅務登記;不需要辦理工商注銷登記的,應當自有關機關批準或者宣告終止之日起15日內,向原稅務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稅務登記。
(3)注銷稅務登記的程序:注銷稅務登記時是先稅務后工商。
(三)停業、復業登記
1.實行定期定額征收方式的納稅人需要停業的,應當在停業前向稅務機關申報辦理停業登記。
2.納稅人在申報辦理停業登記時,應結清應納稅款、滯納金、罰款。稅務機關應收存其稅務登記證件、發票領購簿和發票。
3.納稅人在停業期間發生納稅義務的,應當依法申報繳納稅款。
(四)外出經營報驗登記
1.納稅人到外縣(市)臨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應當在外出生產經營以前,持稅務登記證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開具《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
2.稅務機關按照一地一證的原則,核發《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的有效期限一般為30日,最長不得超過
180天。
二、賬簿、憑證管理(★)
(一)賬簿、憑證管理
1.關于對賬簿、憑證設置的管理
(1)設置賬簿的范圍。
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當自領取營業執照或者發生納稅義務之日起15日內設置賬簿。
扣繳義務人應當自扣繳義務發生日起10日內,按照所代扣、代收的稅種,分別設置代扣代
繳、代收代繳稅款賬簿。
(2)對會計核算的要求。
賬簿、會計憑證和報表,應當使用中文。
2.關于對財務會計制度的管理
備案制度:凡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必須將所采用的財務、會計制度和具體的財務、會計處理辦法,按稅務機關的規定,自領取稅務登記證件之日起l5日內,及時報送主管稅務機關備案。
3.關于賬簿、憑證的保管
賬簿、記賬憑證、報表、完稅憑證、發票、出口憑證以及其他有關涉稅資料,除另有規定者外,應當保存10年。
(二)發票管理
稅務機關是發票的主管機關。
對無固定經營場地或者財務制度不健全的納稅人申請領購發票,主管稅務機關有權要求其提供擔保人,不能提供擔保人的,可以視其情況,要求其提供保證金,并限期繳銷發票。
(三)稅控管理
《征管法》中規定:不能按照規定安裝、使用稅控裝置,或者損毀或者擅自改動稅控裝置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以2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例題3·單選題】下列關于賬簿設置的表述,正確的是( )。
A.扣繳義務人應當自稅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扣繳義務發生之日起15日內,按照所代扣、
代收的稅種,分別設置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賬簿
B.納稅人使用計算機記賬的,應當在使用前將會計電算化系統的會計核算軟件、使用說明書及有關資料報送主管稅務機關備查
C.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會計制度健全,能夠通過計算機正確、完整計算其收入和所得或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情況的,其計算機儲存的會計記錄可視同會計賬簿,不必打印成書面資料
D.生產經營規模小又確無建賬能力的納稅人,若聘請專業機構或者人員有實際困難的,經縣以上稅務機關批準,可以按照規定建立收支憑證粘貼簿,進貨銷貨登記簿或者稅控裝置
【答案】D
【解析】選項A,扣繳義務人應當自稅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扣繳義務發生之日起l0日內,按照所代扣、代收的稅種,分別設置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賬簿;選項B,納稅人使用計算機記賬的,應當在使用前將會計電算化系統的會計核算軟件、使用說明書及有關資料報送主管稅務機關備案;選項C,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會計制度健全,能夠通過計算機正確、完整計算其收入和所得或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情況的,其計算機輸出的完整的書面會計記錄可視同會計賬簿。
【例題4·多選題】下列關于賬簿、憑證管理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依法辦理稅務登記的單位和個人,在領取營業執照后,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領購發票
B.對無固定經營場地或者財務制度不健全的納稅人可以在提供擔保后申請領購發票
C.增值稅專用發票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指定的企業印制
D.至于賬簿、記賬憑證、完稅憑證的保管期限,除另有規定外,均為10年
【答案】BCD
【解析】依法辦理稅務登記的單位和個人,在領取稅務登記證后,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領購發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