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習題 |
第 3 頁:答案 |
一、單項選擇題
1、在效率良好的條件下,根據下期一般應該發生的生產要素消耗量、預計價格和預計生產經營能力利用程度制定出來的標準成本稱為( )。
A、理想標準成本
B、現行標準成本
C、基本標準成本
D、正常標準成本
2、下列關于固定制造費用效率差異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固定制造費用效率差異是實際產量標準工時未達到生產能量而形成的差異
B、固定制造費用效率差異是實際工時未達到生產能量而形成的差異
C、固定制造費用效率差異是實際工時脫離實際產量標準工時而形成的差異
D、固定制造費用效率差異是固定制造費用的實際金額脫離預算金額而形成的差異
3、下列關于標準成本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從具體數量上看,正常標準成本應大于理想標準成本,但小于歷史平均水平
B、現行標準成本指根據其適用期間應該發生的價格、效率和生產經營能力利用程度等預計的標準成本
C、由于基本標準成本不按各期實際修訂,不宜用來直接評價工作效率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D、從具體數量上看,現行標準成本應大于理想標準成本,但小于歷史平均水平
4、若人工效率差異為3000元,標準工資率為6元/小時,變動制造費用的標準分配率為2.5元/小時,則變動制造費用的效率差異為( )元。
A、1000
B、1250
C、1200
D、1150
5、制定理想標準成本的依據,是理論上的業績標準、生產要素的理想價格和可能實現的最高生產經營能力利用水平。這里所說的理想價格是指( )。
A、原材料、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在計劃期間最低的價格水平
B、原材料、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在實際期間最低的價格水平
C、原材料、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在計劃期間最高的價格水平
D、原材料、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在實際期間平均的價格水平
6、下列關于正常標準成本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應大于理想標準成本
B、應小于歷史平均水平
C、實施以后實際成本極有可能產生順差
D、制定時考慮了一般難以避免的損耗和低效率等情況
7、下列各項內容中,不屬于價格標準的是( )。
A、原材料單價
B、小時工資率
C、小時制造費用分配率
D、單位產品直接人工工時
8、某公司生產單一產品,實行標準成本管理,每件產品的標準工時為4小時,固定制造費用標準成本為8元,企業生產能力為每月生產產品500件。8月份實際生產產品450件,發生固定制造成本3400元,實際工時為2000小時。根據上述數據計算,8月份公司固定制造費用效率差異為( )。
A、0
B、-600
C、200
D、400
9、本月實際產量400件,發生固定制造成本1424元,實際工時為890小時;企業生產能量為500件(1000小時);每件產品固定制造費用標準成本為3元/件,每件產品標準工時為2小時。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固定制造費用耗費差異為-76元
B、固定制造費用閑置能量差異為165元
C、固定制造費用效率差異為135元
D、固定制造費用能量差異為165元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