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2 頁:多選題 |
第 3 頁:計算分析題 |
第 4 頁:綜合題 |
三、計算分析題(本題型共5小題。其中第1小題可以選用中文或英文解答,如果使用中文解答,最高得分為8分;如果使用英文解答,須全部使用英文,該小題最高得分為13分。第2小題至第5小題須使用中文解答,每小題8分。本題最高得分為45分。要求列出計算步驟。除非有特殊要求,每步驟運算得數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百分數、概率和現值系數精確到萬分之一。)
36、ABC公司2007年的銷售額62500萬元,比上年提高28%,有關的財務比率如下:
要求:
( 1)運用杜邦財務分析原理,比較2006年公司與同業平均的權益凈利率,定性分析其差異的原因;
(2)運用杜邦財務分析原理,比較本公司2007年與2006年的權益凈利率,定性分析其變化的原因。
( 1)2006年與同業平均比較:
本公司權益凈利率
=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X權益乘數
=7.2 %×1.11×[1 /( 1—50 %)]
= 15.98%
行業平均權益凈利率
=6.27 %×1.14×[1 /( 1—58%)]
= 17.02 %
具體分析如下:
①銷售凈利率高于同業水平0.93 %,其原因是:
銷售息稅前利潤率(9.6 %)較同業( 10 %)低(0.4 %) ,銷售利息率(2 .4 %)較同業(3.73 %)低( 1.33 %) ;
②資產周轉率略低于同業水平(0.03次) ,主要原因是應收賬款回收較慢;
③權益乘數低于同業水平,因其資產負債率低。
(2)2007年與2006年比較:
2006年權益凈利率
=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7.2 %×1.11×[1 /( 1—50 %)]
= 15.98%
2007年權益凈利率
=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6.81%×1.07×[1 /( 1—61.3 %)]
= 18.83 %
①銷售凈利率低于2006年(0.39 %) ,主要原因是銷售利息率上升( 1.42 %) ;
②資產周轉率下降,主要原因是固定資產和存貨周轉率下降;
③權益乘數增加,原因是負債比率增加。
【思路點撥】此類填表題目的處理技巧,首先要將已知條件的數據先填入表內;然后充分運用題目給出的條件,具體分析已知數據和
給定奈件之間的關系,利用該關系計算出未知數據。本題具體思路解說如下:
根據條件(2) 已知應收賬款的金額,結合(2)給定關系可得:
速動資產=2000÷40 %=5000(萬元)
流動資產=2000÷20 0.4= 10000(萬元)
固定資產=應收賬款/2= 1000(萬元)
根據條件( 1)可得:股東權益總額=營運資本=流動資產一流動負債
而:股東權益總額=資產總額一負債總額=(流動資產+ 固定資產)一(流動負債+長期借款)=(流動資產一流動負債)+( 固定資產一長期借
款)
所以:股東權益總額=股東權益總額+( 固定資產一長期借款)
即:固定資產一長期借款=0
因此,長期借款= 1000(萬元)
根據條件(3)可得:交易性金融資產= 1000÷2=500(萬元)
根據條件(4)可得:流動負債( 即應付賬款)=5000÷2=2500(萬元)
根據條件(5)可得: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2500X 1.2=3000(萬元)
貨幣資金=3000—500=2500(萬元)
或:貨幣資金=5000—2000一500=2500(萬元)
因為流動資產=2000÷20 %= 10000(萬元)
所以存貨= 10000-5000=5000(萬元)
因為流動資產一流動負債=股東權益總額
所以股東權益總額= 10000—2500=7500(萬元)
根據條件( 1)股本是留存收益的4倍,資本公積是留存收益的2 .5倍
所以4×留存收益+2 .5×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7500(萬元)
解得:留存收益= 1000(萬元) ,股本=4000
(萬元) ,資本公積=2500(萬元)
37、某公司年終利潤分配前的股東權益項目資料如下:
公司股票的每股現行市價為35元。
要求回答下列3個互不關聯的問題:
( 1)計劃按每l0股送l股的方案發放股票殿利并按發放股票股利后的股數派發每股現金股利0.2元,股票股利的金額按現行市價計算。
計算完成這一方案后的股東權益各項且數額。
(2)如若按1股換2股的比例進行股票分割,計算股東權益各項目數額、普通股股數。
(3)假設利潤分配不改變市凈率,公司按每10股送l股的方案發放股票股利,股票股利按現行市價計算并按新股數發放現金股利,且希
望普通股市價達到每股30元,計算每股現金股利應是多少。
( 1)發放股票股利后的普通股股數= 1000×( 1+ 10%)= 1100(萬股)
發放股票股利后的普通股股本=2×1100=2200(萬元)
發放股票股利后的資本公積=800+(35-2)×100=4 100(萬元)
現金股利=0.2×1100=220(萬元)
利潤分配后的未分配利潤=4200-35×100-220=480(萬元)
(2)股票分割后的普通股股數= 1000×2=2000(萬股)
股票分割后的普通股股本
= 1×2000=2000(萬元)
股票分割后的資本公積=800(萬元)
股票分割后的未分配利潤=4200(萬元)
(3)分配前市凈率=35/(7000/ 1000)=5每股市價30元時的每股凈資產=30/5=6(元)每股市價30元時的全部凈資產=6×1100=6600(萬元)
每股市價30元時的每股現金股利=(7000-6600)/ 1100=0.36(元)
【攏殺】發放股票股利不會影響凈資產的數額,所以,第3 問中現金股利總額=凈資產減少額。
38、某企業生產甲、乙產品,采用品種法計算成本,本月發生的有關經濟業務如下:
( 1)生產領用材料分配表如下:
(2)工資費用分配表如下:
(3)其他制造費用分配表如下:
要求:
( 1)完成工資費用分配表;
(2)填寫下列制造費用明細賬:
(3)根據制造費用明細賬所登數據,采用生產工時的比例分配,編制下表:
(4) 甲產品按所耗原材料費用計算在產品成本,乙產品的在產品成本采用按年初固定數計算,要求填寫下列明細賬。
( 1)工資費用分配率=40000/20000=2(元/小時)
工資費用分配表如下:
【提示】
( 1)原材料完工產品成本1950000的計算過程:
(2)
(3)
(4) 甲產品成本明細賬
金額單位:元
乙產品成本明細賬
金額單位:元
【提示】
(1)原材料完工產品成本1950000的計算過程:
根據“ 甲產品按所耗的原材料費用計算在產品成本”可知,甲產品的原材料是在生產開始時一次全部投入所以,在產品成本中的原材料
=3250000×40/(60+40)= 1300000(元)
完工產品成本中的原材料=3250000- 1300000= 1950000(元)
(2)題中明確告訴了乙產品的在產品成本按照年初固定數計算,即:
月初在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成本,所以,本月的生產費用=本月的完工產品成本。
【思路點撥】企業生產多種產品時,需要先將共同發生的成本費用分配給各產品,以便得到各產品本月生產費用數據。再將各產品月
初在產品成本和本月生產費用分配給完工產品和期末在產品。
39、已知:某公司2011年銷售收入為40000萬元,稅后凈利2000萬元,發放了股利1000萬元,2011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簡表)如
下:
假設貨幣資金均為經營資產,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都是無息的,2012年股利支付率保持不變.經營資產銷售百分比和經營負債銷售百
分比不變。
要求:
( 1)如果該公司2012年計劃銷售凈利率比上年增長10 %,銷售增長率為30 %,在不保留金融資產的情況下,預測該公司外部融資需求
額和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
(2)如果2012年計劃銷售量增長50 %,預計通貨膨脹率為10 %,預計銷售凈利率保持上年水平不變,假設公司不保留金融資產,2012
年定向增發新股2000萬元,計算為實現計劃增長需要的外部債務籌資額。
(3)如果2012年保持上年的銷售凈利率,既不發行新股也不舉借新債,公司需要保留的金融資產的最低額為500萬元。預測201 2年可實
現的銷售額、凈利潤以及內含增長率。
( 1)2011年金融資產= 1000+ 1000=2000(萬元)
經營資產銷售百分比=(20000—2000) /40000×100 %=45 %
經營負債的銷售百分比=3000 /40000×100 %=7.5 %
股利支付率= 1000 /2000×100 %=50 %
銷售凈利率=2000 /40000×100 %=5 %
2012年預計銷售凈利率=5 %×( 1+ 10 %)=5.5 %
外部融資額
=40000×30 %×(45 %一7.5 %)一2000—40000×( 1+30 %)×5.5 %×( 1一50 %)= 1070(萬元)
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 1070 /(40000×30 %)×100 %=8.92 %
(2)含有通脹的銷售額增長率=( 1+50 %)×( 1+ 10 %)一1=65 %
銷售額增加=40000×65 %=26000(萬元)
外部債務籌資額=外部融資額一外部股權融資=26000×(45 %一7.5 %)一2000—40000×( 1+65 %)×5 %×( 1—50 %)一2000=4 100(萬元)
(3)假設2012年銷售增長額為W萬元,則有:
W×(45 %一7.5 %)一(40000+W)×5 %×( 1—50 %)一(2000—500)=0
解得:W=7142 .86(萬元)
2012年可實現的銷售額=40000+7142 .86=47142 .86(萬元)
2012年可實現的凈利潤=47142 .86×5 %=2357.14(萬元)
2012年內含增長率=7142 .86 /40000×100 %= 17.86 %
40、ABC公司生產中使用的甲零件既可自制也可外購。若自制,單位成本為6元,每次生產準備成本500元,年固定生產準備成本為
l0000元,日產量40件;若外購,購入價格是單位自制成本的1.5倍,一次訂貨成本20元,年固定訂貨成本為5000元。甲零件全年共
需耗用7200件,儲存變動成本為標準件價值的10 %,固定儲存成本為20000元,假設一年有360天。保險儲備量為40件。
要求:
( 1)計算自制和外購時的經濟批量( 四舍五人保留整數) ;
(2)計算自制和外購時,與經濟批量有關的總成本( 四舍五入保留整數) ;
(3)通過計算判斷企業應自制還是外購甲零件?
(4)若公司選擇自制,確定企業全年的取得成本和儲存成本(考慮保險儲備) 。
( 1)每日耗用量=7200/360=20(件)
自制時的經濟批量
=[2×500×7200/(6×10%)×40/(40—20)] 1/2=4899(件)
外購時的經濟批量
=[2×20×7200/(6×1.5×10%)] 1/2=566(件)
(2) 自制時與經濟批量有關的總成本
=[2×500×7200×6×10%×(40-20)/40] 1/2= 1470(元)
外購時與經濟批量有關的總成本
=(2×20×7200×6×1.5×10%) 1/2=509(元)
(3) 自制時決策相關總成本
=7200×6+ 10000+ 1470=54670(元)
外購時決策相關總成本=7200×6×1.5+5000+509=70309(元)
因為外購相關總成本大于自制相關總成本,所
以企業應自制甲零件。
(4)全年取得成本=7200×6+ 10000+(7200/4899)×500=53934.84(元)
全年儲存成本=20000+(4899/2)×( 1一20/40)×6×10%+40×6×10%=20758.85(元)
【思路點撥】自制是典型的存貨陸續供應和使用模型的應用,每次生產準備成本相當于外購時的每次訂貨成本,固定生產準備成本相
當于外購時的固定訂貨成本。
關注"566注冊會計師"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試題、內部資料等信息!
注冊會計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微信搜索"566注冊會計師"
注冊會計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