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4 頁:計算題 |
第 5 頁:單選題答案 |
第 7 頁:多選題答案 |
第 8 頁:計算題答案 |
三、計算題
1、長城公司2010年12月31日,對下列資產進行減值測試,有關資料如下:
(1)擁有的甲設備原值為3 000萬元,已計提的折舊為800萬元,已計提的減值準備為200萬元,2010年12月31日,該類設備存在明顯的減值跡象,即如果該公司出售甲設備,買方愿意以1 800萬元的銷售凈價收購;如果繼續使用,尚可使用年限為5年,未來4年現金流量凈值以及第5年使用和期滿處置的現金流量凈值分別為600萬元、550萬元、400萬元、320萬元、180萬元。采用的折現率為5%。
(2)一項專有技術B的賬面成本190萬元,已攤銷額為100萬元,已計提減值準備為零,該專有技術已被其他新的技術所代替,其為企業創造經濟利益的能力受到重大不利影響。公司經分析,認定該專有技術雖然價值受到重大影響,但仍有30萬元左右的剩余價值。
(3)預計乙生產線在未來4年內每年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 000萬元、3 000萬元、4 000萬元、6 000萬元,2015年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以及該生產線使用壽命結束時處置形成的現金流量凈額合計為8 000萬元;假定按照5%的折現率和相應期間的價值系數計算該生產線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該生產線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為19 000萬元。2010年12月31日計提減值準備前該生產線的賬面價值為19 100萬元。已知部分時間價值系數如下:
1年 | 2年 | 3年 | 4年 | 5年 | |
5%的復利現值系數 | 0.9524 | 0.9070 | 0.8638 | 0.8227 | 0.7835 |
(4) 對商譽進行減值測試。該商譽為2010年1月1日長城公司采用控股合并方式合并C公司形成的。長城公司作為合并對價的銀行存款為1 600萬元,占C公司表決權資本的80%。長城公司與C公司不存在關聯方關系。在購買日,C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均為1 500萬元,其中股本為1 000萬元,資本公積為400萬元,盈余公積為1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90萬元。假定沒有負債和或有事項確認的預計負債,C公司的所有資產被認定為一個資產組(包括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存貨)。2010年末,確定該資產組的可收回金額為1 000萬元,可辨認凈資產的賬面價值為1 35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為1 000萬元、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為300萬元、存貨賬面價值為50萬元。
要求:
(1)判斷2010年12月31日甲設備是否發生了減值,如果發生了減值,計算應計提的減值準備金額,并編制確認減值損失的會計分錄。
(2)判斷2010年12月31日B專有技術是否發生了減值,如果發生了減值,計算應計提的減值準備金額,并編制確認減值損失的會計分錄。
(3)判斷2010年12月31日乙生產線是否發生了減值,如果發生了減值,計算應計提的減值準備金額,并編制確認減值損失的會計分錄。
(4)計算2010年12月30日合并財務報表中應確認的商譽、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存貨的減值準備金額。
2、 甲公司有關商譽及其他資料如下:
(1)甲公司在20×7年12月1日,以1 600萬元的價格吸收合并了乙公司。在購買日,乙公司可辨認資產的公允價值為2 500萬元,負債的公允價值為1 000萬元,甲公司確認了商譽100萬元。乙公司的全部資產劃分為兩條生產線——A生產線(包括有X、Y、Z三臺設備)和B生產線(包括有S、T兩臺設備),A生產線的公允價值為1 500萬元(其中:X設備為400萬元、Y設備500萬元、Z設備為600萬元),B生產線的公允價值為1 000萬元(其中:S設備為300萬元、T設備為700萬元),甲公司在合并乙公司后,將兩條生產線認定為兩個資產組。兩條生產線的各臺設備預計尚可使用年限均為5年,預計凈殘值均為0,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
(2)甲公司在購買日將商譽按照資產組入賬價值的比例分攤至資產組,即A資產組分攤的商譽價值為60萬元,B資產組分攤的商譽價值為40萬元。
(3)20×8年,由于A、B生產線所生產的產品市場競爭激烈,導致生產的產品銷路銳減,因此,甲公司于年末進行減值測試。
(4)20×8年末,甲公司無法合理估計A、B兩生產線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經估計A、B生產線未來5年現金流量及其折現率,計算確定的A、B生產線的現值分別為1 000萬元和820萬元。甲公司無法合理估計X、Y、Z和S、T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以及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
要求:
(1)分別計算確定甲公司的商譽、A生產線和B生產線及各設備的減值損失;
(2)編制計提減值準備的會計分錄。
3、甲公司為大型工業企業,主要從事精密儀器的生產,有關資料如下。
(1)甲公司擁有一條生產線,該生產線由A、B、C三部機器構成,成本分別為800 000元、1 200 000元和2 000 000元。使用年限均為10年,預計凈殘值均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
2×10年,該生產線生產的精密儀器有替代產品上市,導致公司精密儀器的銷售銳減40%,該生產線可能發生了減值,因此,甲公司在2×10年12月31日對該生產線進行減值測試。假定至2×10年12月31日,甲公司整條生產線已經使用5年,預計尚可使用5年,以前年度未計提減值準備,因此,A、B、C三部機器在2×10年12月31日的賬面價值分別為400 000元、600 000元和1 000 000元。
甲公司在綜合分析后認為,A、B、C三部機器均無法單獨產生現金流量,但整條生產線構成完整的產銷單元,可以獨立產生現金流量。甲公司估計A機器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為300 000元,B和C機器都無法合理估計其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三部機器各自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也均無法合理估計。
甲公司在合理預計整條生產線未來5年的現金流量及折現率的基礎上,得到該生產線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為1 200 000元。估計整條生產線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為1 000 000元。
(2)甲公司于20×9年1月1日以16 000 000元購入非關聯方乙公司80%的股權,作為長期股權投資核算。購買日乙公司可辨認資產公允價值為18 750 000元,不考慮負債、或有負債等。合并前雙方不存在關聯方關系。假定乙公司所有資產被認定為一個資產組,該資產組包含商譽。乙公司2×10年末可辨認凈資產賬面價值為15 000 000元。假定乙公司資產組的可收回金額為15 000 000元。
甲公司根據上述有關資產減值測試資料,進行了如下會計處理。
(1)認定資產組:
將A、B、C三部機器構成的整條生產線作為一個資產組。
(2)確定賬面價值及可收回金額:
①A、B、C三部機器構成的資產組的賬面價值為2 000 000元,可收回金額為1 000 000元;
②包含商譽的資產組乙的賬面價值為16 250 000元,可收回金額為15 000 000元。
(3)確認減值損失:
①機器A計提的減值金額為200 000元,機器B計提的減值金額為300 000元,機器C計提的減值金額為500 000元;
②控股合并乙公司形成的商譽,在合并報表中應該計提的商譽減值金額為1 250 000元。
要求:
(1)判斷甲公司資產組的認定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2)判斷甲公司確定的資產組賬面價值和可收回金額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請計算出正確金額。
(3)判斷甲公司計算的資產減值損失金額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請計算出正確金額。
(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元表示)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