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一、單項選擇題
1.項目質量控制復核是指在出具報告前,對項目組作出的重大判斷和在準備報告時形成的結論作出客觀評價的過程,以下對項目質量控制復核的表述不恰當的是( )。
A、嚴格保持整體審計工作質量的一致性,確認該審計工作已達到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標準
B、可以確保審計意見的恰當性,消除審計風險,做出符合事實的審計結論
C、實施對審計工作結果的最后質量控制,能避免對重大審計問題的遺留或對具體審計工作理解不透徹等情況,從而形成與審計工作結果相一致的審計意見
D、可以消除妨礙注冊會計師正確判斷的偏見,做出符合事實的審計結論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完成審計工作概述。
審計風險是客觀存在的,無法完全的予以消除,但通過項目質量控制復核可以消除妨礙注冊會計師判斷的偏見。
2.在審計結束或臨近結束時,注冊會計師運用分析程序的目的是( )。
A、確定更加合理的重要性水平
B、確定審計調整后的財務報表整體是否與其對被審計單位的了解一致
C、確定可接受的檢查風險水平
D、確定是否將重大錯報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的低水平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完成審計工作概述。
選項B是分析程序在審計終結階段的目的。
3.下列關于復核審計工作底稿的相關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由項目經理對工作底稿的復核屬于第一級復核,該級復核通常在審計現場完成,以便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爭取審計工作的主動
B、項目合伙人對審計工作底稿實施復核是項目組內部最高級別的復核,該級復核既是對項目負責經理復核的再監督,也是對重要審計事項的把關
C、項目組內部復核分為項目負責經理的現場復核以及項目合伙人的復核
D、獨立的項目質量控制復核也屬于項目組內部復核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完成審計工作概述。
選項D不正確,獨立的項目質量控制復核,其復核人員不能是項目組內成員,不屬于項目組內部復核。
4.對于期初余額的審計,下列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如果上期財務報表已經審計,查閱前任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工作底稿,以獲取有關期初余額的審計證據
B、對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注冊會計師通常可以通過本期實施的審計程序獲取部分審計證據
C、對非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負債,注冊會計師通常檢查形成期初余額的會計記錄和其他信息,在某些情況下,注冊會計師可向第三方函證期初余額,或實施追加的審計程序
D、期初余額就是上期期末余額,因此注冊會計師只需要簡單核對兩者是否一致即可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首次接受委托時對期初余額的審計。
上期期末余額通常應直接結轉至本期。但在出現某些情形時,上期期末余額不應直接結轉至本期,而應當做出重新表述,因此選項D的說法不正確。
5.以下與期初存貨余額相關的論述中,正確的是( )。
A、對于未能對期初存貨余額實施監盤這一事項,不應直接視為審計范圍受到限制
B、上年度財務報表已由前任注冊會計師發表無保留意見,可直接確認期初存貨余額
C、監盤當前的存貨數量并調節至期初存貨數量是不適當的
D、需要專門對期初存貨余額發表意見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首次接受委托時對期初余額的審計。
選項A,盡管未能對期初存貨實施監盤,但是,只要注冊會計師通過適當的審計程序,獲取了有關期初余額的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就能夠確認期初余額。因此,不應直接視為審計范圍受到限制;選項D,注冊會計師一般無需專門對期初余額發表意見。
6.下列選項中,不屬于關聯方關系的是( )。
A、甲公司的某一董事之子為戊公司的總會計師,甲公司和戊公司之間的關系
B、甲公司與其代理商之間的關系
C、A公司和B公司同受W公司的共同控制,A公司和B公司之間的關系
D、甲公司某一董事同時兼任乙公司的總經理,甲公司和乙公司之間的關系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關聯方審計的風險評估與應對。
與企業發生大量交易而存在經濟依存關系的單個客戶、供應商、特許商、經銷商和代理商均不構成關聯方關系。
7.以下有關關聯方審計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注冊會計師在針對關聯方及其相關交易的完整性實施審計程序時,為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詢問了前任注冊會計師并了解到有關關聯方的相關信息,此時直接可以得出關聯方及其相關交易的披露是否完整的結論
B、只有企業當年發生了關聯方交易,才需要在報表附注中披露有關關聯方的信息,否則沒有變化無需每年披露
C、上市公司的股權登記機構是工商登記機關
D、通過查閱股東會和董事會的會議紀要以及其他相關的法定記錄可以幫助注冊會計師識別被審計單位的關聯方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關聯方的審計。
選項A,詢問并不足以提供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因此在了解到有關關聯方及其相關信息后,應當對獲取的相關信息進行復核,并與實施其他審計程序的結果相互印證;選項B,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36號——關聯方披露》的規定,企業無論是否發生關聯方交易,均應當在附注中披露與母公司和子公司有關的信息;選項C,上市公司的股權登記機構是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
8.在注冊會計師將以前期間做出的會計估計與實際結果進行比較時,注冊會計師不能實現的目的是( )。
A、獲取有關會計估計程序和方法總體可靠性的審計證據
B、考慮需要調整會計估計公式
C、被審計單位的未來財務政策
D、評價會計估計與實際結果之間的差異是否已經量化,并且做出適當調整或披露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會計估計審計的風險評估與應對。
被審計單位的未來財務政策是不能通過會計估計得出結論的。
9.在評價會計估計的不確定性時,下列會計估計中,甲注冊會計師通常認為不具有高度不確定性的是( )。
A、高度依賴的判斷的會計估計
B、采用高度專業化的、由甲公司自己開發的模型作出的公允價值會計估計
C、存在公開活躍市場情況下作出的公允價值會計估計
D、上期財務報表中確認的金額與實際結果存在差異的會計估計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審計會計估計。
可能存在高度估計不確定性的會計估計的例子很多,比如:(1)高度依賴判斷的會計估計,如對未決訴訟的結果或未來現金流量的金額和時間安排的判斷,而未決訴訟的結果或未來現金流量的金額和時間安排取決于多年后才能確定結果的不確定事項;(2)未采用經認可的計量技術計算的會計估計;(3)注冊會計師對上期財務報表中類似會計估計進行復核的結果表明最初會計估計與實際結果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在這種情況下管理層作出的會計估計;(4)采用高度專業化的、由被審計單位自主開發的模型,或在缺乏可觀察到的輸入數據的情況下作出的公允價值會計估計,不包括選項C.
10.下列有關評價管理層使用的假設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注冊會計師對管理層使用的假設的評價,僅以其在審計時可獲得的信息為基礎
B、針對管理層假設而實施審計程序既是為了財務報表審計的目的,同時也是為了針對假設本身發表意見
C、在評價管理層使用的假設的合理性時,注冊會計師可能需要考慮假設是否相互依賴且具有內在一致性
D、當存在不可觀察到的輸入數據時,注冊會計師需要在評價假設時結合審計準則提出的其他應對措施,以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審計會計估計。
針對管理層假設而實施審計程序是為了財務報表審計的目的,而不是為了針對假設本身發表意見,選項B不正確。
11.在評價會計估計的不確定性時,下列會計估計中,甲注冊會計師通常認為不具有高度不確定性的是( )。
A、高度依賴的判斷的會計估計
B、采用高度專業化的、由甲公司自己開發的模型作出的公允價值會計估計
C、存在公開活躍市場情況下作出的公允價值會計估計
D、上期財務報表中確認的金額與實際結果存在差異的會計估計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審計會計估計。
可能存在高度估計不確定性的會計估計的例子很多,比如:(1)高度依賴判斷的會計估計,如對未決訴訟的結果或未來現金流量的金額和時間安排的判斷,而未決訴訟的結果或未來現金流量的金額和時間安排取決于多年后才能確定結果的不確定事項;(2)未采用經認可的計量技術計算的會計估計;(3)注冊會計師對上期財務報表中類似會計估計進行復核的結果表明最初會計估計與實際結果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在這種情況下管理層作出的會計估計;(4)采用高度專業化的、由被審計單位自主開發的模型,或在缺乏可觀察到的輸入數據的情況下作出的公允價值會計估計,不包括選項C。
12.下列有關集團財務報表審計的提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組成部分注冊會計師基于集團審計目的對組成部分財務信息執行相關工作,并對所有發現的問題、得出的結論或形成的意見負責
B、注冊會計師對集團財務報表出具的審計報告時應提及組成部分注冊會計師
C、對于不重要的組成部分,集團項目組應當在集團層面實施分析程序
D、如果集團管理層拒絕向組成部分管理層通報被識別出的舞弊事項,集團項目組應當與集團治理層進行討論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與組成部分注冊會計師的溝通。
選項B,注冊會計師對集團財務報表出具的審計報告不應提及組成部分注冊會計師。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