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
1.注冊會計師在審計中發現被審計單位在財務報表層次存在重大錯報風險,據此采取的總體應對措施恰當的有( )。
A.指派更有經驗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審計人員,或利用專家的工作
B.由經驗較豐富的人員對其他成員提供更詳細、更經常、更及時的指導和監督并加強項目質量復核
C.在選擇擬實施的進一步審計程序時與管理層進行恰當的溝通
D.對擬實施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或范圍做出總體修改
2.下列關于注冊會計師對進一步審計程序的理解,恰當的有( )。
A.如僅通過實質性程序無法應對重大錯報風險,注冊會計師必須實施控制測試
B.如注冊會計師的風險評估程序未能識別出與認定相關的任何控制,注冊會計師必須實施控制測試
C.如小型被審計單位不存在能夠被注冊會計師識別的控制活動,注冊會計師采取的可能是綜合性方案
D.風險的重要性會影響注冊會計師設計的進一步審計程序
3.如果注冊會計師決定在期中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需要考慮的局限性包括( )。
A.某些期中以前發生的交易或事項在期中審計結束時仍尚未完結
B.期中以后可能發生新的交易
C.管理層可能在后期對期中以前的相關會計記錄作出調整甚至篡改
D.在期中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可能有助于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初期識別重大事項,并在管理層的協助下及時解決這些事項
4.注冊會計師在確定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時間時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包括( )。
A.控制環境
B.錯報風險的性質
C.審計證據適用的期間或時點
D.何時能得到相關信息
5.下列關于進一步審計程序的范圍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進一步審計程序的范圍包括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的范圍
B.重要性水平和進一步審計程序的范圍成正比
C.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水平和進一步審計程序的范圍成正比
D.計劃獲取的保證程度和進一步審計程序的范圍成正比
6.在對被審計單位存貨進行監盤時,注冊會計師得出的結論可能出現不可接受的風險的情形有( )。
A.在監盤過程中,只對存貨中極少量的部分實施檢查
B.從存貨實物查到倉庫臺賬,獲取有關財務報表存貨完整性認定的審計證據
C.對于單位價值較高、數量較少的存貨,抽取一部分進行檢查
D.在監盤過程中,對于收到的本期銷售退回的貨物,建議被審計單位納入存貨盤點范圍
7.下列情形中,注冊會計師應該實施控制測試的有( )。
A.控制設計合理但是沒有得到執行
B.控制設計不合理但是得到執行
C.在評估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時,預期控制的運行有效
D.僅實施實質性程序并不能夠提供認定層次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8.在對控制運行有效性進行測試時,注冊會計師應當從下列( )方面獲取審計證據。
A.控制是否存在
B.控制是否得到一貫執行
C.被審計單位是否正在使用該項控制
D.控制在所審計期間的相關時點是如何運行的
9.注冊會計師需要基于不同情形對測試控制運行有效性作出不同的考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在某些情況下,注冊會計師可以考慮在評價控制設計和獲取其得到執行的審計證據的同時測試控制運行有效性
B.如果被審計單位控制設計合理并且正在執行,注冊會計師可以基于成本效益的角度考慮進行控制測試,從而減少實質性程序
C.如果被審計單位日常交易采用高度自動化信息系統進行處理,在僅通過實施實質性程序不能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的情況下,控制測試是必要程序
D.如果被審計單位在所審計期間內的不同時期使用了不同的控制,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不同時期控制運行的有效性
10.針對實施實質性程序的結果對控制測試結果的影響,注冊會計師的下列考慮中,正確的有( )。
A.如果通過實施實質性程序未發現某項認定存在錯報,說明與該認定有關的控制是有效運行的
B.如果實施實質性程序發現被審計單位沒有識別出的重大錯報,通常表明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就這些缺陷與管理層和治理層進行溝通
C.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實施實質性程序發現的錯報對評價相關控制運行有效性的影響,考慮是否要降低對相關控制的信賴程度
D.如果通過實施實質性程序發現某項認定存在錯報,注冊會計師應當在評價相關控制的運行有效性時予以考慮
11.下列關于控制測試的性質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當擬實施的進一步審計程序以控制測試為主時,注冊會計師應當獲取有關控制運行有效性的更高的保證水平
B.注冊會計師應當根據特定控制的性質選擇所需實施審計程序的類型
C.觀察提供的證據僅限于觀察發生的時點
D.注冊會計師可以考慮針對同一筆交易同時實施控制測試和細節測試,以實現雙重目的
12.關于注冊會計師獲取的針對期中證據以外的、剩余期間的補充證據,下列說法中恰當的有( )。
A.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對財務報表的影響越大,注冊會計師需要獲取的剩余期間的補充證據越多
B.對自動化運行的控制,注冊會計師更可能測試信息系統一般控制的運行有效性,以獲取控制在剩余期間運行有效性的審計證據
C.即使注冊會計師在期中對有關控制運行有效性獲取的審計證據比較充分,也并不能減少需要獲取的剩余期間的補充證據
D.注冊會計師對相關控制的信賴程度越高,通常在信賴控制的基礎上擬減少進一步實質性程序的范圍就越大,因而注冊會計師需要獲取的剩余期間的補充證據越少
13.擬信賴的控制自上次測試后沒有發生變化,注冊會計師應當( )。
A.將所有控制在本年測試,在下一年度不再測試,擬提高審計效率
B.如果被審計單位控制環境薄弱,應當縮短再次測試該控制的時間間隔
C.如果被審計單位對控制的監督薄弱,注冊會計師可以完全不信賴上次審計獲取的審計證據
D.如果屬于旨在減輕特別風險的控制,注冊會計師可以依賴上一年度獲取的審計證據
14.如果在期中實施了控制測試,在針對剩余期間獲取補充審計證據時,注冊會計師通常應當考慮的因素有( )。
A.剩余期間的長短 B.評估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水平
C.在期中測試的特定控制 D.擬縮小實質性程序的范圍
15.甲注冊會計師負責A上市公司2016年度財務報表審計業務,審計過程中了解到A上市公司的銷售循環采用自動化控制。在測試該循環的控制時,注冊會計師需要獲取的審計證據有( )。
A.該項控制是否正在執行的審計證據
B.系統是否發生變動的審計證據,如果發生變動,是否存在適當的系統變動控制的審計證據
C.對交易的處理是否采用授權批準的軟件版本的審計證據
D.抽取多筆交易進行檢查獲取的審計證據
16.在針對特別風險計劃和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時,注冊會計師可能采取的做法有( )。
A.實施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 B.實施細節測試和實質性分析程序
C.僅實施控制測試 D.僅實施實質性程序
注會萬題庫下載|微信搜“萬題庫注冊會計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