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考試吧論壇 Exam8視線 考試商城 網絡課程 面授課程 模擬考試 實用文檔 繽紛校園 英語學習 | ||
![]() |
2010考研 | 自學考試 | 成人高考 | 專 升 本 | 法律碩士 | MBA/MPA | 中 科 院 | |
![]() |
四六級 | 商務英語 | 公共英語 | 職稱日語 | 職稱英語 | 博思 | 口譯筆譯 | GRE GMAT | 日語 | 托福 | |
雅思 | 專四專八 | 新概念 | 自考英語 | 零起點英、法、德、日、韓語 | 在職申碩英語 | ||
在職攻碩英語 | 成人英語三級 | ||
![]() |
等級考試 | 水平考試 | 微軟認證 | 思科認證 | Oracle認證 | Linux認證 | |
![]() |
公務員 | 報關員 | 報檢員 | 外銷員 | 司法考試 | 導游考試 | 教師資格 | 國際商務師 | 跟單員 | |
單證員 | 物流師 | 價格鑒證師 | 銀行從業資格 | 證券從業資格 | 人力資源管理師 | 管理咨詢師 | ||
期貨從業資格 | 社會工作者 | ||
![]() |
會計職稱 | 注會CPA | 經濟師 | 統計師 | 注冊稅務師 | 評估師 | 精算師 | 高會 | ACCA | 審計師 | |
法律顧問 | 會計證 | ||
![]() |
建造師(一級、二級) | 造價師 | 監理師 | 安全師 | 咨詢師 | 結構師 | 建筑師 | 安全評價師 | |
估價師(房地產估價、土地估價) | 設備監理師 | 巖土工程師 | 質量資格 | 房地產經紀人 | 造價員 | ||
投資項目管理 | 土地代理人 | 環保師 | 環境影響評價 | 物業管理師 | 城市規劃師 | 公路監理師 | ||
公路造價工程師 | 招標師 | ||
![]() |
執業護士 | 執業醫師 | 執業藥師 | 衛生資格 |
投資:
一、科目設置:
成本法:長期股權投資——XX企業
權益法:長期股權投資——XX企業(投資成本)
長期股權投資——XX企業(投資差額)
長期股權投資——XX企業(損益調整)
長期股權投資——XX企業(股權投資準備)
二、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明細科目核算內容:
投資成本:購買股權和沖減投資成本
投資差額:購買價與占被投資企業所有者權益份額之差。一定是借差,如為貸差則計入資本公積。每年攤銷數。
損益調整:按被投資方實現的凈利潤確認的收益或損失及分紅時的調整
股權投資準備:被投資方所有者權益變動,資本公積增減造成的
三、做題時注意事項:
1、四個明細科目必須考慮到,尤其是在追加投資后由成本法改為權益法時,容易忘記的是股權投資準備明細科目。
2、合并會計報表時,合并價差為投資差額的賬面余額。長期股權投資是四個明細科目余額之和,而不是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即不減長期投資減值準備),減值準備另外抵銷。
3、長期股權投資賬面余額簡易核對方法:
長期股權投資賬面余額=被投資方所有者權益額*持股比例+投資差額賬面余額
四、股權轉讓時點的確定:
企業股權轉讓收益的確認,應采用與轉讓其他資產相一致的原則,即:以被轉讓的股權的所有權上的風險和報酬實質上已經轉移給購買方,并且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為標志。在會計實務中,只有當保護相關各方權益的所有條件均能滿足時,才能確認股權轉讓收益。這些條件包括:
1、出售協議已獲股東大會(或股東會)批準通過
2、與購買方已辦理必要的財產交接手續
3、已取得購買價款的大部分(一般應超過50%)
4、企業已不能再從所持的股權中獲得利益或承擔風險等。
五、短期投資劃轉為長期投資時,應按成本與市價孰低結轉。此處的成本是指短期投資賬面余額而非賬面價值。短期投資轉為長期投資時。短期投資跌價準備同時結轉,轉平后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
六、投資企業將長期股權投資從權益法改為成本法時,應在中止采用權益法時,按該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減除減值準備后的余額)作為新的投資成本。
七、如果計提減值準備的各種跡象存在,但市價并未降低甚至還高于成本,投資企業應按被投資單位實際的財務狀況預計未來可收回金額,并計提減值準備,而不應再按市價計提減值準備。
八、權益法下確認的投資收益及攤銷的股權投資差額,稅法并不認可,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要進行調整:
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股權投資收益(即當年按被投資企業凈利潤確認的收益,如兩企業所得稅率同,不產生時間性差異)+當年攤銷的股權投資差額(時間性差異,反映在遞延稅款借方)。
借款費用:
一、資本化范圍:
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資產范圍僅限于固定資產,只有發生在固定資產購建過程中的借款費用,才能夠在符合資本化的條件下予以資本化。發生在其他資產(如存貨、無形資產)的購建或者建造過程中的借款費用不能夠予以資本化。直接計入財務費用。
該固定資產既包括自己購建的。也包括委托其他單位建造的。
二、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的計算:
1、確定題目要求是按年、按半年、按季還是按月計算,以天計算還是以月計算。
2、注意驗證累計支出數不得超過專門借款額。
3、暫停資本化期間:分兩種,一是非正常中斷,一是部分項目單獨投入使用。
三、計算發行債券資本化利率時:
1、資本化率=[利息-溢價(+折價)]/發行額(實際收到的款額)————第一次計算
2、資本化率=[利息-溢價(+折價)]/面值-溢價攤銷的余額(+折價攤銷的余額)——以后期間計算
四、資本化時,領用產品計算的增值稅銷項稅額,在實際支付時開始資本化,轉出的產品成本在移動時開始資本化。領用的原材料成本及轉出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在移動時開始資本化。
借款費用小結(夢師兄補充)
1.借款費用
1)掛鉤部分 (1)借款利息 (2) 折(溢)價的攤銷
2)不掛鉤部分(1)匯兌損益 (2)輔助費用
2.判斷是前提 借款費用開始資本化的條件 3個條件
1)資產支出已經發生
2)借款費用已經發生 專門借款是關鍵
3)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活動已經開始
3.計算借款費用資本化步驟
1)掛鉤部分
(1)資本化率 分子=借款利息+折價攤銷-溢價攤銷
分母:實際收到的借款本金 (除非用實際利率法攤銷,實際利率即為資本化率,直線攤銷分母不考慮溢價折價攤銷)
(2)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
先判斷累計支出是否超過借款的本金,如不超過,可不寫出,直接計算;如超出,則要說明。
區分中斷的性質
會計覆蓋天數
上期的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絕對不能簡單照搬到下期,上期發生的所有支出的累計數才是本期的期初支出數。
(3)算出資本化利息金額
(4)總的利息
(5)財務費用
2)不掛鉤部分
4.外幣借款
1)借款利息 與支出掛鉤
2)匯兌損益 不掛鉤
(1)借款本金
(2)應付利息
其余的匯兌損益打入財務費用
資本化率有新的看法,分母應是實際收到的借款金額,不應考慮折價溢價的攤銷
流轉稅和所得稅:
1、企業按照規定實行所得稅先征后返還的企業,應當在實際收到返還的所得稅時,沖減當期的所得稅費用。
2、對企業減免或返還的流轉稅(含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除國務院、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有指定用途的以外,都應并入企業利潤,照章征收企業所得稅。
3、企業取得的國家財政性補貼和其他收入,除國務院、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有指定用途的以外,應一律并入實際收到該補貼收入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予以征收企業所得稅。
合并報表的作題步驟(夢師兄總結的)
1.投資 三部曲
1)所有者權益
2)投資收益 確定利潤是關鍵
3)提取盈余公積 份額以內,莫要太貪
2.存貨
1)三部曲
(1)期初存貨包含的未實現利潤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理論基礎:假定其末不再有存貨 否則貸方應該是存貨
(2)本期內部銷售 只管內部銷售,決不多管閑事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主營業務成本
(3) 期末存貨包含的未實現利潤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存貨
因為報表用,一定是存貨,而非庫存商品
2)存貨跌價準備
(1) 期初存貨跌價準備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期初未分配利潤
(2) 本期期末計提跌價準備 注意與上期的連續性 千萬不可搞獨立
3.應收賬款
1)期初壞帳準備
借:壞帳準備
貸:期初未分配利潤
2)本期期末應收帳款帳面余額,而非實際發生額
3)期末壞帳準備 注意與上期的連續性 千萬不可搞獨立
4.無形資產
5.固定資產
1)關注銷售方的銷售性質,確定收入類型
借:主營業務收入 (營業外收入)
貸:主營業務成本
固定資產原價
借:累計折舊
貸:管理費用(制造費用)
2)下一期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
貸:固定資產原價
與存貨不同 理論基礎:假定其末不再有存貨 否則貸方應該是存貨,固定資產要繼續用下去,不做期末為零的假設
借:累計折舊
貸:期初未分配利潤
借:累計折舊
貸:管理費用(制造費用)
3) 處置 因為固定資產原價,累積折舊最終要轉入營業外收入,所以要將有關這些科目進行轉換
莫忘期初至處置日這一段的折舊,當然折舊要更換包裝
計劃成本法下原材料移作他用進項稅轉出問題
在使用計劃成本法核算下,企業原材料移作他用(即用于固定資產、對外投資、對外捐贈、職工福利等)進項稅額轉出時,一定要將原材料的計劃成本先換算為實際成本,然后再計算稅額。
例:某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原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核算,當期在建工程領用原材料500000萬元,成本差異率為2%,計算計入在建工程的成本是多少。
原材料實際成本=500000*(1+2%)=510000
進項稅額=510000*17%=86700
計入在建工程的成本=510000+86700=596700
借:在建工程 596700
貸:原材料 500000
材料成本差異 1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86700
上題中還有一個考點:運費的進項稅轉出問題。
如:某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原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核算,當期在建工程領用原材料500000元,其中含運費10500元,成本差異率為2%,計算計入在建工程的成本是多少。
這里的計入原材料成本的運費10500元已經扣除了增值稅進項稅額,要將其先換算成原運費成本
原實際支付的運費=10500/(1-7%)=11290
增值稅進項稅額=11290*7%=790
原材料成本差異=(500000-10500)*2%=9790
原材料實際成本=(500000-10500)+9790=499290
原村料進項稅額=499290*17%=84879
在建工程成本=499290+10500+84879+790=595459
借:在建工程 595459
貸:原材料 500000
材料成本差異 979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85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