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公選常識部分政治選擇題的命題特點,我們歸納總結了發展趨勢定位法、“第一”判定法、關鍵詞暗示法三種解題技巧。這些技巧和方法為大家快速答題提供一種思路,為獲取高分鋪設捷徑。
一、發展趨勢定位法
發展趨勢定位法是指利用一種事物的發展趨勢(趨于好的方面)來做出正確的選擇。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發展趨勢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但總的來說,發展的趨勢是前進的,是光明的,也就是說越來越好,是一個漸進的前進過程。只要大家抓住了發展的這種趨勢,對一些宏觀的經濟政策的發展走向問題就不難把握。并且發展的途徑有很多種,如:由點到面,由內到外,由東向西等等,這些不同的發展途徑可以為我們解題提供新的思路。
例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主要區域政策經歷了不同的階段:①以經濟特區為重心的沿海地區優先發展階段;②以縮小區域差距為導向的西部大開發階段;③以浦東開發為龍頭的沿江沿邊地區重點發展階段;④以區域協調發展為導向的共同發展階段。這四個階段按時間順序排列應為(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技巧解說】本題考查經濟發展階段,重點是考查我國經濟區域政策的發展趨勢。
利用上述的技巧來看,本題是從宏觀上來闡述經濟區域的發展。我們講發展的趨勢是越來越好的,發展的途徑包括由點到面,由東向西等等。所以,本題我們利用由點到面不斷擴大范圍的發展途徑來推測,就可以順利得出答案。
首先,我們國家的經濟政策是選了一個點,就是經濟特區。(具備一定經濟常識的人都知道:1979年我國首先提出“經濟特區”一詞,并在深圳加以實施。)其次,我們國家的經濟政策是趨向于“以點帶面”來發展,所以有了以浦東開發為龍頭的沿江沿邊地區重點發展。可以說,我們國家經濟區域發展的面是越來越廣的。因此,可以選出是西部大開發政策,這個區域政策的面比沿江沿邊的范圍又開闊了一些。最后,也就不難得出共同發展的這個政策目標。所以,本題答案為C。
二、“第一”判定法
第一”判定法是指當選項中出現“第一”的字樣時,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因為“第一”常常成為出題點。做題時,首先要對有“第一”字樣的選項進行判定,一般情況下就可以排除一到二個選項,有些選非題,可根據“第一”直接選出答案。
首先,在選擇題的選項中,說法比較絕對的選項,在一般情況下都是錯誤選項,“只能”、“完全”等是比較直接的絕對說法,而“第一”、“首位”等則屬于間接的絕對說法。“第一”這樣較絕對的說法,錯誤的機率很大。
其次,中國是發展中國家,遠遠沒有發展到發達國家的水平和程度,很多方面與發達國家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國考中,說到中國的某方面是世界“第一”的時候,多為不正確選項。
例題1:關于新中國成立60周年取得的成就,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截至2008年底,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B.截至2008年底,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已躍居世界第一
C.2008年我國國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已提高到8.7年,相當于初中文化程度
D.我國人均期望壽命由新中國成立前的不足40歲上升到70多歲
【技巧解說】本題主要結合時事政治來考查建國60周年的成就。利用上述的技巧來看,首先瀏覽選項后,發現B項有“第一”的說法,那就應該重視“第一”,利用“第一”判定法來解題。B項中“第一”的說法較絕對,而且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其貿易總額與發達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容易判定B項為不正確選項。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雖然有所增長,但還達不到“第一”的地位。
例題2:關于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成就的描述,下列符合實際的是( )。
A.人均GDP已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B.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接近10%
C.已成為世界貿易第一大國 D.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逐年減少
【技巧解說】本題結合時事政治來考查改革開放30周年的成就。
利用上述的技巧來看,“第一”的說法較為絕對,應該給予重視,C項容易判定為不正確選項,可排除此選項。到目前為止,世界第一貿易大國還是美國。
A項人均GDP已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說法不準確,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再加上人口眾多,與發達國家還存在較大的差距。我國的城鎮人口人均GDP已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但農村人口人均GDP還相當于低收入國家的水平。從1978年到2007年,我國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從3645.2億元增長到246619億元,年均增長速度接近10%,B項符合事實。目前我國關于環境污染治理的政策是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先得到控制,然后逐年減少,D項不符合實際。所以,本題答案為B。
三、關鍵詞暗示法
關鍵詞暗示法是指題目中有一些關鍵詞,這些關鍵詞對正確做出答案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理解和把握這些關鍵詞,就能根據關鍵詞暗示的意思,迅速作答。
關鍵詞暗示法多適用于題干內容的描述對選項有一定暗示的題目。關鍵詞可能暗示了一個范圍,或者一個領域,也或者是前后相符的一種搭配。看到一個題目的時候,我們應該迅速的抓住其關鍵詞,然后根據關鍵詞來選定答案。運用關鍵詞暗示法要注重兩點:一是找出關鍵詞;二是找準關鍵詞的分析角度。
例題1:我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基本特征是:平等、團結、互助、( )。
A.合作 B.繁榮
C.和諧 D.友愛
【技巧解說】本題考查政治知識中有關民族關系的基本特征問題。
利用上述的技巧來看,本題的關鍵詞包括:民族關系、基本特征。我們就要從選項中挑選一個最適合于民族關系特征的詞匯。用合作來描述民族關系的特征,顯然不適合中國國情。各少數民族都是中國這個大家庭的一員,內部人員之間的關系一般不用合作這個詞匯。繁榮更不能用作民族關系的特征。而友愛與團結、互助重疊度較高。綜合比較選項中四個詞匯與民族關系的搭配來看,只有和諧與民族關系的搭配最為恰當,應該選擇C項。
例題2:我國領導人多次表示,西藏事務完全是中國內政。“西藏問題”的實質是( )。
A.主權問題 B.宗教問題
C.人權問題 D.民族問題
【技巧解說】本題考查西藏問題。
利用上述的技巧來看,本題的關鍵詞是中國內政、實質。通過關鍵詞的暗示可以得知本題考查的是關系中國內政的“西藏問題”的實質。實質就是一種事物的本質,我們必須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這種本質。綜合四個選項,只有主權問題是直指事物本質的問題,其他三項都是一種表面現象,或者是一種侵犯主權的途徑,所以應給予排除。西藏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問題”的實質不是什么民族問題、宗教問題和人權問題,而是損害中國主權、破壞中國領土完整的問題。本題答案為A。
例題3: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核心是增強( )。
A.科學發現能力 B.技術發明能力
C.模仿創新能力 D.自主創新能力
【技巧解說】本題突出表現了關鍵詞暗示法。在本題中關鍵詞是創新型國家。創新型國家自然暗示了創新的重要性,利用這種暗示,很容易就能正確選出自主創新能力這個選項。本題答案為D。
公務員行測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搜索公眾微信號"566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