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5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7 頁:綜合分析題 |
第 9 頁:判斷題、簡答題及公文改錯題 |
第 10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三、綜合分析題
61.【答案】ABCD。
62.【答案】ABCD。
63.【答案】D。
64.【答案】ABCD。
65.【答案】A。
66.【答案】D。
解析:《民法通則》第六十三條規定:“公民、法人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雙方當事人約定,應當由本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依此,代理人必須在代理權限內做出行為,超越代理權限即為無權代理,故本題選D。
67.【答案】A。
解析:《民法通則》第六十六條第一款規定:“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依此,可知若被代理人不加以追認,則代理人應當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本題趙某默示承認了。所以代理后果由趙某承擔,此外,吳民購買明信片的行為本身有效,因為它具備了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構成要件。所以A正確。
68.【答案】A。
解析:趙海女兒送明信片給同學的行為并沒有超出她的理解能力,故此行為應當是有效的民事行為。
69.【答案】C。
解析:《民法通則》第七十二條規定:“財產所有權的取得,不得違反法律規定。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財產的,財產所有權從財產交付時起轉移,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依此,可知該明信片的所有權已從交付時起轉由李杰所有,李杰當然享有完全的所有權。
70.【答案】D。
解析:《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71.【答案】D。
解析:CPI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
72.【答案】ABCD。
解析:CPI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如果CPI升幅過大,表明通脹已經成為經濟不穩定因素,央行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從而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因此,該指數過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場歡迎。一般說來當CPI>3%的增幅時我們稱為通貨膨脹;而當CPI>5%的增幅時。我們把它稱為嚴重的通貨膨脹。
73.【答案】BCD。
解析:我國從1951年就開始編制CPI了,以前叫“職工生活費用價格指數”,1994年更名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計算方法一直在調整。目前的這套計算方法是從2001年開始采用的。
房屋屬于一次購買、多年使用的商品,與當年的消費價格指數計算不能同步。所以,國際上通行的標準,把商品房價格不放在CPI當中,也不算居民消費,而是算作投資。另外,根據國民經濟核算分類,商品房購買屬于投資行為,而CPI關注的是消費,只能反映與居民即期消費密切相關的消費品及服務項目的價格變動,不必要也不可能反映房地產和股票等資產類價格的變動。
價格與價格指數不同,價格是絕對數。價格指數是相對數,價格的高低不等于價格指數的高低。CPI反映價格總水平的變動趨勢和程度。而不是價格平均水平的變動趨勢和程度。
74.【答案】BC。
解析:房價上漲有著復雜深刻的成因,不是某一種因素決定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房價上漲,主要原因仍然是供需之間的矛盾。
房價上漲,還與有些地方政府落實宏觀調控政策不力有關。房價上漲,與房地產相關的稅收也會增加,并會推動地價上漲,增加土地轉讓收益。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一些地方政府特別是城市政府是房價上漲的直接受益者,他們對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的執行是缺乏內在動力的,這就導致中央的調控政策在實踐中往往得不到充分落實。但這不是主要原因,D項錯誤。
房價上漲,與房地產業市場化程度不高、市場秩序比較混亂有關。由于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太完善,不同行業的市場化程度不一,房地產市場中還存在著許多權利不對等、信息不對稱、競爭不充分的因素,消費者處于弱勢地位。知情權、選擇權嚴重缺失,而幾個大的房地產商往往很容易操控、哄抬房價。
75.【答案】ABC。
解析:《產品質量法》所稱的“產品”是指經過加工、制作,用于銷售的產品。
建設工程不適用《產品質量法》規定;但是,建設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適用本法規定。
商品房的銷售廣告和宣傳資料為要約邀請,但是出賣人就商品房開發規劃范圍內的房屋及相關設施所作的說明和允諾具體確定,并對商品房買賣合同的訂立以及房屋價格的確定有重大影響的。應當視為要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