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3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5 頁:判斷題 |
第 6 頁:綜合分析題 |
第 8 頁:參考答案 |
二、多項選擇題
31.【答案】ABCD。解析:在中國共產黨建黨82周年之際,“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今天上午在北京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國最廣大人民的共同意愿,體現了當今世界和中國發展的時代精神,顯示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強大力量,是全黨全國人民在新世紀新階段繼續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我們要通過興起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在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終做到“三個代表”上取得新的成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同心同德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奮斗。
32.【答案】ABCD。解析:A、B、C、D四項分別對應唯物主義物質觀、運動的觀點、運動的規律性和可知論的觀點,故均入選。
33.【答案】ABCD。解析:馬克思主義認為民族具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共同心理素質這四個基本特征,是民族識別的主要標志。
34.【答案】ABC。解析: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三大規律。而能量轉化與守恒定律與細胞學說、進化論合稱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是運用于自然科學領域的規律。
35.【答案】ACD。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結合新的科學發現來理解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科學史和題干提供的科學事實都證明了“世界是可以認識的”。人類借助現代科學手段如“現代空間技術”,對自然界的認識有了很大發展。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正在不斷深化,而且是無止境的。但是尚未認識的自然現象是大量存在的,自然界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的。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沒有也不可能窮盡一切,更不能預測一切,B項片面夸大了人類的認識能力,是不正確的。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CD選項。
36.【答案】BCD。解析: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標志是革命的領導階級已經由資產階級轉變為無產階級。B項革命的主要對象依然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C項革命的基本性質沒有變,仍然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性質;D項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沒有變化,還是帝國主義與人民大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因此這三個選項都不是根本標志。
37.【答案】AD。解析:本題考查實現新民主主義革命直接目標的重大意義。新民主主義革命直接目標的實現,徹底改變了買辦的封建的生產關系,改變建立在這種經濟基礎之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層建筑,為從根本上解放被束縛的生產力創造了必要的條件。B項,只有根本上解放被束縛的生產力才是檢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唯一標準;C項,新民主主義革命直接目標的實現僅僅為從根本上解放被束縛的生產力創造條件,被束縛的生產力的解放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BC項都不符合題干的要求。
38.【答案】BD。解析:本題考查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關系。題干所引用的這段話是對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關系的正確概括,即“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它們具有時間上承接關系,任何割裂它們之間這種關系的言行都是錯誤的。A項是“二次革命論”、“畢其功于一役”等觀點的錯誤實質;C項否認了社會主義革命和民主主義革命的本質區別,它們之間不存在根本性質上的繼承關系,因此AC項都不是對題干這段話的正確理解。
39.【答案】BCD。解析: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的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40.【答案】ABCD。解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指以民主集中制為原則,由人民選舉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并以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礎,建立全部國家機關,統一行使國家權力的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便于人民群眾參加國家管理和監督;便于集中統一地行使國家權力;便于保證少數民族參加國家管理。
41.【答案】ABD。解析: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進程的一個基本特點,也是由中國社會的基本性質決定的。ABD選項都是中國共產黨采取的非武裝斗爭形式。
42.【答案】ACD。解析:生產社會化,是指生產過程本身的社會化,即由分散的小生產者轉化為大規模社會生產的過程。生產社會化包括三個相互聯系的方面:第一,生產資料使用的社會化,即生產資料從單個人分散使用變為大批人共同使用。第二,生產過程的社會化,即生產過程從一系列的個人行動變為一系列的社會行動。第三,產品的社會化,即生產出的產品通過交換供應整個社會。答案為ACD。
43.【答案】ABD。解析:勞動資料是生產過程中人們影響和改變勞動對象的物質系統。包括生產工具、動力和能源、運輸和輔助工具,以及為實現各種勞動資料的最佳結合所必需的信息傳遞系統等等。
44.【答案】ABD。解析:本題考的是憲政的含義和特征。憲政,是指根據憲法規定所產生的,以法治為基礎、以保障****為核心,能夠有效協調國家權力和公民權利之間關系的現代民主制度。簡言之,憲政就是民主政治。故A項論述正確。憲政的主要特征為:(1)憲政的基本精神在于限制國家權力。國家權力是憲法授予的,不得行使憲法沒有授予的和禁止行使的權力。國家權力不得侵犯公民權利,并且有義務保障公民權利的實現。故B項論述正確。(2)憲政的集中表現是樹立憲法的最高權威。當憲法在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真正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時,國家權力的限制、公民權利的實現就有了堅實保障,憲政也就能最終建立起來。故D項論述正確。(3)憲政建立的基本途徑在于憲法的實施和實現。憲法的實施和實現的過程,也就是憲政建立的過程。憲法是憲政的前提,但有憲法卻不一定有憲政。故C項論述錯誤。
45.【答案】ABCD。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十條規定: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應在各自職責范圍內確定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具體內容,并重點公開下列政府信息:(一)行政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及相關政策;(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信息;(四)財政預算、決算報告;(五)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項目、依據、標準;(六)政府集中采購項目的目錄、標準及實施情況;(七)行政許可的事項、依據、條件、數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請行政許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錄及辦理情況;(八)重大建設項目的批準和實施情況;(九)扶貧、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促進就業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實施情況;(十)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預警信息及應對情況;(十一)環境保護、公共衛生、安全生產、食品藥品、產品質量的監督檢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