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4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6 頁:判斷題 |
第 7 頁:案例分析題 |
第 10 頁:參考答案 |
41.【答案】ACD。解析:WTO規則對我國行政發展產生直接影響的途徑:通過修訂法律法規和改革行政審批制度的途徑產生影響。通過限制政府權力的途徑產生影響。通過改變權力結構的途徑產生影響。
42.【答案】AD。解析:根據《行政許可法》第14條,必要時,國務院可以采用發布決定的方式設定行政許可,所以B選項不正確。根據第16條規定,法規、規章對實施上位法設定的行政許可作出的具體規定,不得增設行政許可,所以,C選項也不正確。A選項符合第13條的規定,D選項符合第16條的規定,故 AD正確。
43.【答案】ABD。解析: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指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要素的總和。它包括地理環境、人口和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三個方面。
44.【答案】ACD。解析:生產關系包括三方面的內容:1、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2、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他們的相互關系;3、產品分配形式。
45.【答案】ABCD。
46.【答案】ACD。解析:進入新世紀新階段,在機遇和挑戰并存的國內外條件下,我們黨要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繼續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
47.【答案】BCD。解析:在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基本實現工業化,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城鎮人口的比重較大幅度提高,工農差別、城鄉差別和地區差別擴大的趨勢逐步扭轉。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社會就業比較充分,家庭財產普遍增加,人民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人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基層民主更加健全,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科技和文化創新體系、全民健身和醫療衛生體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48.【答案】AB。解析:政府派出機構是指有關政府或政府部門在一定區域內或組織內設立的,授權實施某方面行政管理職能的代表機關。它分為一級政府派出機構和政府部門派出機構。派出機構與派出機關是不同的,在我國地區行政公署,區公所,街道辦事處是派出機關。
49.【答案】ABC。
50.【答案】ABCD。解析:行政監督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行政監督是指行政機關內部上下級之間,以及專設的行政監察、審計機關對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的監督。廣義的行政監督泛指執政黨、國家權利機關、司法機關和人民群眾等多種社會力量對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的監督。
作為完善行政活動的重要手段,行政監督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第一,事前預防。主要是對行政決策進行事前監督,避免錯誤決策和非公正決策的形成及付諸實施。
第二,事中控制。主要表現在制止錯誤決策的實施,確保行政執行的正確方向,制約政府權力的擴張。
第三,事后補救。通過揭露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及審查行政行為的合法性等對各種行政過失進行補救。
第四,經常促進。通過經常地督促、監督促使行政機關不斷完善行政。在實施行政監督的過程中,監督主體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主要在于經常性、廣泛性、確定性、有效性、公正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