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4 頁:綜合分析題 |
第 5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6 頁:公務實務題 |
第 7 頁:案例分析題 |
第 8 頁:論述題 |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有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46下列使用通報行文的有( )。
A. 公布社會各有關方面應當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項
B. 變更或者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事項
C. 表彰先進、批評錯誤
D. 傳達重要精神或者情況參考答案:C,D
解析:通告適用于公布社會各有關方面應當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項,A項錯誤;決定適用于對重要事項或者重大行動做出安排,獎懲有關單位及人員,變更或者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事項,B項錯誤。通報是上級把有關的人和事告知下級的公文。通報的運用范圍很廣,各級黨政機關和單位都可以使用,它的作用是表揚好人好事,批評錯誤和歪風邪氣,通報應引以為戒的惡性事故,傳達重要情況以及需要各單位知道的事項。故選CD。47我國經濟結構調整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 )。
A. 產業結構不合理,地區發展不協調
B. 國民經濟整體素質不高,國際競爭力不強
C. 城鎮化水平比較低
D. 國有經濟比例過大
參考答案:A,B,C
解析:經濟結構是國民經濟各部門、各地區、各企業之間,社會再生產各環節之間以及各產業層次和技術水平的構成及其相互關系。目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面臨如下問題:一是產業結構不合理,一、二產業比重結構偏高,第三產業發展滯后,結構比重偏低;二是地區發展不協調,東部沿海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差距逐漸拉大;三是農業基礎薄弱,城鄉收入差距過大,城鎮化水平低;四是部分行業投資增長過快,盲目擴張突出;五是產業技術開發能力薄弱,國民經濟整體素質不高,國際競爭力不強。故選ABC。
48戊戌維新運動的失敗,主要是由于維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強大的守舊勢力的反對,其中維新派的局限性體現在( )。
A. 不敢否定封建主義
B. 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
C. 害怕人民群眾
D. 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弱小
參考答案:A,B,C
解析:戊戌變法中維新派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不敢否定封建主義;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眾。故選ABC。
49下列關于法律與其他社會現象關系的表達,能夠成立的是( )。
A. 在法律與政治的相互關系中,一般而言,政治對法律的影響和制約作用居于主導地位
B. 生產力是聯系法律與生產關系的中介,法律通過調整生產力而影響生產關系的發展
C. 在法律與經濟基礎的關系中,法律并不是消極的,而是積極地服務于經濟基礎,并始終推動社會發展
D. 國家是法律存在和發展的政治基礎,法律促進國家職能的實現,保障和規范國家權力的正常行使
參考答案:A,D
解析:在生產力、生產關系和法律的聯系中,法律通過生產關系而與生產力發生聯系,生產力通過生產關系制約法律。因此,生產關系是聯系法律與生產力的中介,B項不正確。推動社會發展的.力量是生產力,并不是法律;法律可以加速或延緩經濟基礎的發展,因此,C項的說法不成立。故選AD。
50一位科學家說:“我們今天生活著的世界,與其說是自然世界,還不如說是人造或人為世界,在我們的周圍幾乎每樣東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跡。”這段話應理解為( )。
A. 人造的或人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
B. 現實世界是人類精神的創造物
C. 人類世界是人的實踐活動對象化的結果
D. 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人類改造世界的偉大力量
參考答案:C,D
解析:A項中“唯一”表述過于絕對.,可以排除;B項的觀點屬于唯心主義,也可以排除;C、D項符合題干表述的觀點。故選CD。
51中國的改革開放從優先發展東部沿海地區起步。根據不斷變化的趨勢,黨中央又適時提出了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戰略。到2020年,全國地區發展差異系數(根據各地人均生產總值的離散系數計算)將控制在0.747以下。這段材料所體現的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包括( )。
A. 縮小地區差距,實現共同發展
B. 鼓勵東部地區加快發展
C. 堅持東中西部平衡發展
D. 東中西部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參考答案:A,D
解析:從優先發展東部沿海地區到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體現了要縮小地區差距,東中西要相互促進,實現共同發展,而不是平衡發展。故A、D項正確,C項錯誤。B項在材料中并未體現。故選AD。
52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是有機統一的,其中主要是指( )。
A. 發展生產力不斷增強和諧社會的物質基礎
B.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不斷加強和諧社會的政治法律保障
C. 發展先進文化不斷鞏固和諧社會的精神支撐
D. 和諧社會建設不斷為以上“三個文明建設”創造有利的社會條件
參考答案:A,B,C,D
解析: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為和諧社會提供堅實基礎,和諧社會又可以為“三大文明”提供良好的社會條件。它們的關系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故選ABCD。
53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同志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發表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對本本主義》等重要著作,這些著作( )。
A. 是毛澤東思想形成階段的主要成果
B. 分清了革命斗爭中的敵友問題
C. 概括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基本綱領
D. 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論
參考答案:A,D
解析:本題考查兩個知識點:一是毛澤東思想形成階段的主要理論成果和基本內容;二是毛澤東的科學著作是毛澤東思想的集中概括。B項是毛澤東思想萌芽階段的基本思想,C項是毛澤東思想成熟時期的思想,均不符合題干的要求。故選AD。
54下面屬于公文必備的基本組成部分有( )。
A. 發文種類
B. 報送機關
C. 標題
D. 成文日期
參考答案:A,C,D
解析:公文的基本組成部分有:標題、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簽署和主題詞。故選ACD。
55我國國務院各部部長的產生方式是( )。
A. 根據總理提名,由全國人大決定
B. 根據總理提名,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
C. 根據國家主席提名,由全國人大決定
D. 根據國家主席提名,由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決定
參考答案:A,B
解析:國務院各部部長根據總理的提名,由全國人大決定;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根據總理的提名,由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來決定部長的任免。故選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