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4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6 頁:判斷題 |
第 7 頁:案例分析題 |
第 8 頁:公文寫作題 |
第 9 頁:綜合分析題 |
11社會主義金融市場的基礎是( )。
A. 資本市場
B. 證券市場
C. 外匯市場
D.期貨市場
參考答案:A
解析:【解析】金融市場是實現貨幣借貸和資金流通,辦理各種票據和有價證券交易活動的場所。金融市場,也可稱之為金融體系,包括銀行體系、證券體系、保險體系。以上所有的金融市場都是以資本市場為基礎的。故選A。
12行政管理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是( )。
A. 行政目標
B. 行政任務
C. 行政效率
D.行政規定
參考答案:A
解析:【解析】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活動中投入與成效的綜合評價,是行政管理的起點和落腳點,而行政目標則是行政管理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故選A。
13我國現行憲法規定,有權制定和發布行政法規的國家機關是( )。
A.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B. 國務院
C. 國務院各部、委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律委員會
參考答案:B
解析:【解析】根據《憲法》第89條的規定,國務院有權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故選B。
14吳某被王某打傷后訴至法院,王某敗訴。一審判決書送達王某時,其當即向送達人鄭某表示上訴,但因其不識字,未提交上訴狀。關于王某行為的法律效力,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
A. 王某已經表明上訴,產生上訴效力
B. 鄭某將王某的上訴要求告知法院后,產生上訴效力
C. 王某未提交上訴狀,不產生上訴效力
D.王某口頭上訴經二審法院同意后,產生上訴效力
參考答案:C
解析:【解析】《民事訴訟法》第148條規定,上訴應當遞交上訴狀。上訴狀的內容,應當包括當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稱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及其主要負責人的姓名;原審人民法院名稱、案件的編號和案由;上訴的請求和理由。由此可知,上訴必須提交上訴狀,王某未提交上訴狀,不產生上訴的效力。故選C。
15“三個和尚沒水吃”的原因用管理學解釋是( )。
A. 人多了辦不成事
B. 職責不清
C. 無人領導
D.沒有監督
參考答案:B
解析:【解析】“三個和尚沒水吃”產生的原因是資源配置不合理,資源過剩。如要防止,就是要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合理分配每個人的工作任務,分清職責,充分利用所有資源。故選B。
16下列哪些情況不可以采用越級行文的方式?( )
A. 國家林業局致文某縣林業局,要求調查該縣某處森林發生重大火災的原因,該縣林業局調查清楚后向國家林業局行文報告
B. 情況特殊緊急
C. 需要檢舉、控告直接上級機關
D.某市人民政府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擬在某原林場內建一座具有一定規模的植物園,為此,決定向上級機關致文請求批準
參考答案:D
解析:【解析】越級行文,指如遇特殊情況,為加快行文速度,下級機關可以越過自己的直接上級機關向更高一級的上級機關直到黨和國家最高機關行文。如發生重大突發事件、重大災情、間接上級機關指定直接上級的事項、經多次請示直接上級機關長期未解決的重大事項,以及對直接上級機關進行檢舉、控告等,可越級行文。題中A、B、C三項都屬于可以越級行文的情況。故選D。
17事物內部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否定方面指( )。
A. 保持現存事物存在的方面
B. 促使現存事物滅亡的方面
C. 事物中的消極方面
D.事物中居主導地位的方面.
參考答案:B
解析:【解析】事物內部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因素(方面)是指事物內部維持其存在的因素(方面),否定因素(方面)是指事物內部促使其自身消亡的因素(方面)。故選B。
18張某外出,臺風將至。鄰居李某擔心張某年久失修的房子被風刮倒,禍及自家,就雇人用幾根木料支撐住張某的房子,但張某的房子仍然不敵臺風,倒塌之際壓死了李某養的數只雞。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
A. 李某初衷是為自己,故不構成無因管理
B. 房屋最終倒塌,未達管理效果,故無因管理不成立
C. 李某的行為構成無因管理
D.張某不需支付李某固房費用,但應賠償房屋倒塌給李某造成的損失參考答案:C
解析:【解析】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的或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為他人管理事務或提供服務的行為。在本題中,雖然李某在幫助張某修繕房屋的時候存在利己意思,但是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張某的利益而為他修繕房屋,李某的行為成立無因管理。故選C。
19對哲學問題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 )。
A. 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
B. 劃分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標準
C. 劃分一元論和二元論的標準
D.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
參考答案:A
解析:【解析】哲學的基本問題就是思維和存在、精神與物質的關系問題。它具體包括兩方面內容:其一,思維和存在、精神與物質,誰是世界的本原,即何者為第一性,何者為第二性的問題。其二,思維能否認識或者正確地認識存在,即思維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問題。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的回答,哲學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哲學基本問題第二方面的回答,哲學分為可知論和不可知論。故選A:
20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要做到( )。
A. 提高人口質量,控制人口數量
B. 節約資源,堅持開發與合理利用并重
C. 正確認識到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辯證關系
D.大力加強環境污染的治理
參考答案:C
解析:【解析】可持續發展一方面強調把發展放在首要地位,要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經濟發展推動社會發展。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又強調了環境保護,實現人口、資源、經濟社會發展的相互協調。ABD項包含的內容都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但不是中心。故選C。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