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追究"小三"的責任
一、背景鏈接
2010年9月初,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會長夏吟蘭教授稱,婚姻法學專家們正在熱烈討論的“人身權保護”中包括如何追究“第三者”干擾婚姻關系的責任。“第三者”或許會被追究侵犯配偶權,無過錯方有望要求過錯方和與之通奸的“第三者”賠償其經(jīng)濟和精神上的損失。
《蝸居》熱播曾引爆輿論狂潮,除了讓蟻族生存狀態(tài)進入公眾視野外,“小三”文化也沖擊著人們心靈。而此前熱播的《婚姻保衛(wèi)戰(zhàn)》,更是讓人感嘆現(xiàn)實情境下維系婚姻的諸多困境。發(fā)妻與“小三”的博弈,儼然成為婚戀文化,有人甚至將“斗得過小三”列入新女性標準。“斗小三”就目前而言,還停留在道德圍剿上,尚未上升到法律層面。現(xiàn)在看來,法律介入?yún)⑴c婚姻保衛(wèi)戰(zhàn)或要提上議程了。不過,追究“小三”侵犯配偶權的法律責任,真能更好地保衛(wèi)婚姻嗎?
你是如何看地這個問題的?
二、答題框架
(1)首先,小三現(xiàn)象成風,有其深刻的社會、家庭、個人原因。個人因素里邊主要有現(xiàn)實需要、情感需要和心理需要。
出于現(xiàn)實需要的小三比較功利。一些有權力的人容易有小三,那是因為小三明白那樣可以省卻很多年的奮斗,相比別人而言走了一條捷徑。
情感需要則是兩個人相愛,認為這個人最了解、關心我,只要跟他在一起,此生足矣。心理需要就是一種崇拜、欣賞,或者滿足自己有些心理遺憾。女性多情感細膩,所以因為后兩者原因卷入情感糾葛的,大有人在。
從社會原因來看,如今小三太多,是沒有道德的譴責和約束。社會上很多年輕貌美的女性穿金戴銀都是當小三換來的,大家對此見怪不怪。所以,約束“小三現(xiàn)象”,必須將個人、家庭、社會三方面結合。
(2)擁有“小三”的男性比例,比女性大很多。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那么,對有小三的男性,我們往往從幾個方面進行規(guī)勸。
首先是身體,婚外情往往伴有狂野的性行為,這是很大的吸引力,但這對身體傷害很大。
其次是家庭。家庭里最重要的武器是孩子。婚外情對孩子有多大的影響?而且今后他知道有這樣一位父親,他又怎么看你?
再次是財產(chǎn)因素。等到小三插足家庭,以至于訴諸法律來離婚時,有婚外情的一方在情感上可以認定是有過錯的,法院判決時可給予他較少份額的財產(chǎn)。
最后才是從道德、社會名聲地位等進行規(guī)勸。讓他們認識到這種快樂只是暫時的,從整個人生的大系統(tǒng)來看,不要貪圖一時之快。現(xiàn)在道德約束已經(jīng)不行了,只能進行心理約束。
(3)法律保護婚姻不被破壞和維護公民人身權利固然值得肯定,但我們更應重視從人性法則出發(fā)的公民的合理訴求。“小三文化”確實給婚姻家庭帶來了危機,但必須正視的是:“小三文化”的出現(xiàn)絕非法律懲治不嚴這么簡單,而是有著更為深厚的社會根源。譬如生存壓力過大,公民幸福感的削弱,導致了婚姻生活的不協(xié)調(diào)和家庭矛盾的出現(xiàn),而社會道德標準的下滑,又為“小三文化”的盛行提供了寬松的道德縫隙。
正是因為這樣,在抵御“小三文化”的婚姻保衛(wèi)戰(zhàn)中,法律并非最終“殺手锏”,因為這場戰(zhàn)爭中所包含的情感訴求、道德訴求遠甚于法律訴求。如果法律強制干預,可能在維護了家庭完整的同時,犧牲的卻是人們情感自主、婚戀自由的某些權利。
鑒于此,在制定懲戒“小三”侵犯配偶權的法規(guī)時,一方面法律應該盡可能地保護好婚姻家庭應有的權利,另一方面又要謹防走入立法的誤區(qū)。我們譴責并反對“小三文化”對婚戀的破壞和侵蝕,但是我們同時也應該正視現(xiàn)實的復雜性,尊重人的情感婚戀的合理訴求。而真正要讓“小三文化”不再成為婚姻威脅,打好這場婚姻保衛(wèi)戰(zhàn),我認為應該讓法律的歸法律,譬如對于重婚行為的嚴懲;情感的歸情感,譬如增強社會成員的幸福感;道德的歸道德,譬如制造維護家庭和諧完整的社會氛圍。只有多管齊下,把婚姻保衛(wèi)戰(zhàn)上升到戰(zhàn)略層面,才能構筑起抵御“小三文化”對婚姻家庭侵襲的圍墻。打好婚姻保衛(wèi)戰(zhàn),法律的適度助力理所應當,但應掌握好限度!
相關推薦: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