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國家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公布的數據顯示,近5年來35%的森林草原火災集中在4月份,90%以上系人為原因引發。
這組數據讓很多網友大吃一驚,因為在多數人看來,秋冬季節天干物燥,才是森林草原發生火災的主要時間段,而4月份正是春天,同時也是多雨季節,怎么會有高達35%的森林草原火災發生在“人間四月天”呢?
不過仔細想想也就不奇怪了。其一,清明節恰好在每年4月,在中國眾多傳統節日中,清明節可能是和火最為密切的節日了,一切都是因為清明祭祀、掃墓的時候要焚燒各種紙錢、祭品,而一些百姓的墓地等又都地處野外郊區,所以很容易引發火災;其二,4月份全國大部分地區春光明媚、草長鶯飛,正是百姓踏青、春游的大好季節,而踏青郊游過程中,可能會有野炊、燒烤等活動,也容易發生火災隱患。
為了預防森林火災,北京消防發布了針對清明祭掃、踏青春游的安全提示。祭掃和春游期間,市民要服從墓地管理部門的管理,嚴禁私自在墓區動用明火。此外,也有很多地方呼吁無火祭祀。
所謂“無火祭祀”就是在清明節前后掃墓祭祀逝去親人的時候,不燒香、不燒紙、不焚燒各種祭祀用品,而是使用鮮花、水果等來代替,這樣不但可以預防火災發生,而且屬于一種更文明、綠色、環保的祭祀方式,有利于減少空氣污染和生態環境的保護。
對于無火祭祀,網友也有自己的想法。
網友A認為燒紙祭祀是中華民族保留下來的傳統,一時之間可能很難改變,需要久久為功,從政府到公民都要參與。
網友B認為無火祭祀會斷掉傳統風俗,可以采取些措施,農村設立監管人員、宣傳安全放炮和安全用火、落實責任制失火嚴重處罰等。
【題目預測】
對于材料中所述的現象,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在下頁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