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挑戰(zhàn)式的語言陷阱
這類提問的特點是,從求職者最薄弱的地方入手。
對于應屆畢業(yè)生,面試考官會設問:“你的相關(guān)工作經(jīng)驗比較欠缺,你怎么看?”
對于女大學生,面試考官也許會設問:“女性常常會對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你怎么看?”
如果回答:“不見得吧”、“我看未必”或“完全不是這么回事”,那么也許你已經(jīng)掉進陷阱了,因為對方希望聽到的是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而不是簡單、生硬的反駁。
對于這樣的問題,你可以用“這樣的說法未必全對”、“這樣的看法值得探討”、“這樣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恐怕不能完全接受”為開場白,然后婉轉(zhuǎn)地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
面試考官有時還會故意提出讓考生尷尬的問題。如:“你的學習成績并不很優(yōu)秀,這是怎么回事?”“從簡歷看,大學期間你沒有擔任學生干部的經(jīng)歷,這會不會影響你的工作能力”等等。
碰到這樣的問題,有的考生常會不由自主地擺出防御姿態(tài),甚至狠狠反擊對方。這樣做,只會誤入過分自信的陷阱,招致“狂妄自大”的評價。而最好的回答方式應該是,既不掩飾回避,也不要太直截了當,用明談缺點實論優(yōu)點的方式巧妙地繞過去。比如說,當對方提出你的學習成績不很優(yōu)秀時,你可以坦然地承認這點,然后以分析原因的方式帶出你另外的優(yōu)點,如在校期間學習成績之所以不很優(yōu)秀,是因為我擔任社團負責人,投入到社團活動上的精力太多。雖然我花在社團的心血也帶給我不少的收獲,但是學習成績不是最優(yōu)秀這一點一直讓我耿耿于懷。當意識到這一點后,我一直在設法糾正自己的偏差。
3、誘導式的語言陷阱
這類問題的特點是,面試考官往往設定一個特定的背景條件,誘導對方做出錯誤的回答,因為也許任何一種回答都不能讓對方滿意。這時候,你的回答就需要用模糊語言來表示。
如:“依你現(xiàn)在的水平,恐怕能找到比我們單位更好的地方吧?”
如果你的答案是“是的”,那么說明你也許是腳踏兩只船,“身在曹營心在漢”。如果你回答是“不是的”,又會說明你對自己缺少自信或者你的能力有問題。
對這類問題可以先用“不可一概而論”作為開頭,然后回答:“或許我能找到比貴單位更好的單位,但別的單位或許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不如貴單位重視,機會也不如貴單位多;或許我能找到更好的單位,但我想,珍惜已有的是最為重要。”這樣的回答,其實你是把一個“模糊”的答案拋還給了面試考官。
還有一種誘導式的語言陷阱是,對方的提問似乎是一道單項選擇題,如果你選了,就會掉進陷阱。比如說,對方問:“你認為金錢、名譽和事業(yè)哪個重要?”對剛畢業(yè)的大學生來說,這三者當然都很重要。可是對方的提問卻在誤導你,讓你認為“這三者是相互矛盾的,只能選其一”。這時候切不可中了對方的圈套,必須冷靜分析,你可以首先明確指出這個前提條件是不存在的,再解釋三者對我們的重要性及其統(tǒng)一性。
你可以這樣組織語言,“我認為這三者之間并不矛盾。作為一名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追求事業(yè)的成功當然是自己人生的主旋律。而社會對我們事業(yè)的肯定方式,有時表現(xiàn)為金錢,有時表現(xiàn)為名譽,有時二者均有。因此,我認為,我們應該在追求事業(yè)的過程中去獲取金錢和名譽,三者對我們都很重要。”與此相類似的還有一種誤導式陷阱。面試考官早有答案,卻故意說出相反答案。若你一味地討好他,順著面試考官的錯誤答案往上爬,面試的結(jié)論一定是:此人無主見,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自然被列為淘汰之列。
更多信息請訪問考試吧公務員考試論壇 考試吧公務員考試網(wǎng) 考試吧公務員考友群 相關(guān)推薦: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心得:心態(tài)篇和知識篇
考試吧推薦:面試必備-經(jīng)典面試題及答題思路
2009年公務員考試面試指導:十二大應答原則
三招助你克服公務員錄用考試面試中的緊張情緒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