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去哪兒了?因為一首歌,不少人在這個冬天開始自問時光流轉的去向。面對倏忽而過的歲月,許多人心存惶恐,感慨徒有皺紋爬上眼角,似乎總在蹉跎中度日。
對時間流逝的不安全感為何愈加強烈?恐怕與不少人對待成功的態度有關。無可否認,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社會中,人們容易被一種“速成功”的理念所裹挾,渴望“一夜成名”的神話,期待“一蹴而就”的勝利。
但凡遵從于此的人,往往精于計算時間成本付出之后,是否獲得了能夠迅速“變現”的收益,比如,可觀的財富,再比如,炫目的名頭。一旦陷入這種機會主義的心理漩渦中,如果在短時間內無法實現之前的預想,便產生焦慮,嘴里抱怨“時間去哪兒了”,心里哀嘆“成功在哪兒呢”。
正是因為這種浮躁的“成功觀”,讓很多年輕人把人生壓縮成了“短線操作”,壓抑心靈,庸俗生活,甚至失去了對未來的正確判斷。
對待成功,大可不必那么著急。人生本就充滿著各種可能性,完全可以給自己設定一個相對較長的過程去體驗、去嘗試。確定了大方向,邁向成功的步伐也應平穩堅實。這樣一種“慢成功”的理念,可以靜心醒腦,促使人們長期專注于一個領域,令奮斗的過程更加厚實,讓人生的積累更加豐富,如此得來的成功也更能持久、更具價值。
其實,避免人生的功利主義,除去用平常心對待成功之外,還應用平常心對待生活,不妨追求“慢生活” 。
在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子里,我們勤懇工作,努力生活,愛上一個人,讀過一本書,走過一路風景,經歷一段往事。陪父母在華燈初上的長街漫步徜徉,為愛人在陽光和煦的午后端上清茶,給孩子在晨鳥初啼的早上做好餐飯。每一次日出和日落之間都有著或大或小的意義,即使點滴微小,也讓生命有了光彩。
讓成功戒掉速成,讓生活褪去浮躁,轉身再看,時間已經去到了越來越豐富的人生中,變成更加從容的微笑、更加踏實的腳步、更加堅定的目光。抬眼望見,歲月靜好;問候一聲,時間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