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熱點概述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內暫時調整有關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文件規定的行政審批或者準入特別管理措施的決定》。這次改革引起最大爭議的就是開放游戲市場。這是繼2000年國務院辦公廳宣布關閉游戲市場以后的一次重大的調整。這一改變是好是壞,引起了媒體和輿論的熱談。
二、相關評論
1月6日,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楊陽說:“游戲娛樂市場的開放,是中國推進文化市場進一步開放和發展的結果,文化市場是市場的重要領域,而游戲娛樂市場又是文化市場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個產品市場的放開,讓國外游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可以推動中國文化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并且最終走向國際化。”
13年前禁止,首先可能有政治上的考量,文化是特殊的產業,有些文化產品帶有意識形態的色彩,它與一般的商品不同,可能還會帶有價值傳播的問題。其次,道德上的考量,游戲主要面對的群體是青少年,而青少年自控能力不足,往往容易沉迷。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青少年中中度網癮以上的群體占13%還多,一直以來,家長和社會都對此存有擔憂。其三,市場保護的考量,13年前,電子游戲產業興起,中國本土的民族產品剛剛出現,競爭力不足,外企的進入對于民族產業的沖擊太大,加以保護也是情理之中。
三、模擬題
近日國家允許外資企業從事游戲游藝設備的生產和銷售,意味著長達13年的游戲機禁售令在自貿區率先解封,談談你的看法。
四、參考解析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通知放開了自貿區的游戲市場,這是自2000年國家限制游戲市場13年后的首次放開,這一決定的發布,意義非常深遠。有利于傳播我國的傳統文化。我國是一個文化大國,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歷史被人遺忘,而游戲的內容一般取材于歷史,所以,作為一種文化傳播的載體,放開游戲市場有利于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有利于加大我國的市場競爭力,增加我國的市場份額,促進民族產業的發展。但是在具體的實行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問題:第一、游戲的受眾人群主要是青少年,而青少年的自控能力還比較弱,尤其是未成年人,終日沉迷于網絡,對身心健康的發展都不利;第二、很多游戲的內容充滿色情、暴力,也是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長和社會的穩定。
針對以上問題,可以考慮采取以下幾種方法:第一、要加大監管,一方面是對游戲的內容進行監管,建立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同時,對受眾者進行監管,避免未成年人進入游戲場所,對玩游戲的時間長短進行監管,避免沉迷于游戲;第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拓寬監督渠道;第三、學習西方國家的先進經驗,創新游戲內容和管理方式。
公務員考試行測題庫丨公務員題庫手機端丨搜索公眾微信號"考試吧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