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摘要】
出重拳強化污染防治。以霧霾頻發的特大城市和區域為重點,以細顆粒物(PM2.5)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治理為突破口,抓住產業結構、能源效率、尾氣排放和揚塵等關鍵環節,健全政府、企業、公眾共同參與新機制,實行區域聯防聯控,深入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我們要像對貧困一樣,堅決向霧霾宣戰。
【名師解讀】
頂層設計政府要制定好五大制度
政府的責任就在于建立健全環境保護、環境監管、環境治理的體制、機制、平臺和系統。企業不僅必須達標排放,更要擔負起開發利用清潔能源、污染治理的職責;而百姓則應該選用低碳消費模式。
系統制度行政、市場、價格多管齊下
像對貧困宣戰一樣對污染宣戰,這意味著進一步提高了環境治理的重視程度和工作層級,這個重拳無疑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的拳,打向污染嚴重的地區、行業、企業,這是以行政手段治理污染的新動向。建立健全政府目標責任制,以及包括環境質量在內的干部考核體系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行政手段。
聯防聯治建立各地區的目標責任制
環境特別是大氣污染治理需要區域聯動,進行聯防聯治。“不是一哄而上,要首先清楚污染源在哪里,空中傳輸規律是什么,建立健全各地區的目標責任制,進入考核機制。
【標準表述】
[危害]
PM2.5對人體的危害正被人們逐步認識,它不僅能導致呼吸系統、肺氣泡等免疫功能下降,也會造成腦溢血、高血壓、冠心病及腦神經萎縮、心血管堵塞等病變,甚至危害整個人體器官組織的健康。
霧霾的危害,有外因、內因兩種:
外因是指PM2. 5吸附著大量有害元素與化合物,且粒徑越小,進入呼吸道越深,能影響血液正常循環,對人體心腦血管的影響嚴重,造成人體免疫功能下降,并導致產生高血壓、冠心病、腦溢血,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疾病,而且氣管由于長期炎癥可誘發肺癌。
內因是指含有大量有害元素的PM2. 5吸附在糧食、蔬菜等農作物上,食用后會滲入血液與五臟,侵害人體各器官,硬化血管,導致人體免疫功能下降,最終產生病變。
[措施]
灰霾治理不僅僅是一個環保課題,而且是包括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等在內的一項系統工程。當前,加強灰霾治理,改善城市空氣質量已經刻不容緩。推進灰霾治理,防治大氣污染,應在以下方面切實采取行動。
一是探索實行“協同、綜合、聯動”的管理模式。實施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強化多污染源綜合管理,開展區域聯防聯控。緊密聯系周邊城市的環保部門,盡快建立統一的聯防聯控機制、執法監管機制、環評會商機制、監測信息共享機制和預警應急機制,適應復合型大氣污染防治要求,統籌協調區域大氣污染防治。
二是加大工業污染防治力度。優化工業布局,加強工業煙塵、粉塵排放管理。有塵排放的企業嚴禁布置在城市主導風向上,對已有企業要逐步創造條件進行搬遷;暫時不能搬遷的,要強化排放總量管理,減少排放。
三是深化機動車排氣污染治理。輕型汽油車尾氣檢測應一律執行簡易穩態工況法,停止使用怠速法。把在用機動車排氣污染環保檢驗作為機動車安全檢驗的前置必檢項目,且按照國家規定的檢驗周期定期進行,對超過規定排放標準的,不予辦理簽章手續。規范機動車環保標志發放和管理,對無綠色環保標志的車輛,采取限制行駛區域、行駛時間等交通管制措施。嚴格執行新車注冊登記國Ⅳ排放標準。推廣使用節能環保型汽車,加快老舊車及“黃標車”淘汰進程。加大對公交車、貨運車和大賣場班車冒黑煙現象的整治力度,同時限制高污染、高耗能機動車的銷售和使用。加快推進油氣回收改造工作。
四是強化揚塵污染防治。首先,對建筑工地進行規范管理。所有建筑工地要嚴格按照環評要求落實抑塵措施。有關部門要加大對建筑工地的執法檢查力度,特別是在工程土方開挖階段,應該加強監督檢查的力量,力爭使各施工單位文明施工、環保施工,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對裸露土壤的覆蓋,減少揚塵產生。
其次,城市建設要統一規劃,減少道路開挖、綠化帶重復建設的次數。在道路建設的設計階段,要由初次建設單位統一完成包括通信、電力、城市上下水、天然氣以及國防等基礎建設工程,應該有超前意識,預留好相當數量的管道容量,避免“拉鏈路”的現象。同時,加強對占道施工的審批管理,道路設施盡可能延長其使用時間,減少道路揚塵。
第三,加強城市綠化,增加植被覆蓋。增加草坪、樹木栽種面積,形成合理的喬、灌、草配置格局。要加強對閑置建設用地的管理和綠化工作,盡可能地減少土壤的裸露面積。同時,所有新建小區要留有足夠的綠化率,老小區要進行環境整治,見地插綠。要種植能長期生長的四季長青樹木和灌木,盡量少種植草皮,以加大對空氣中顆粒物的吸附。
第四,建立健全建筑垃圾管理制度。所有煤炭運輸、散裝建筑垃圾、渣土車都要采用封閉運輸,對超載運輸和封蓋不嚴車輛,城管部門要進行嚴罰重管。加強對工地出入口的監督管理,出入口一律要求硬化,并及時水洗車胎和沖刷帶出的黃泥,確保出入口清潔。提高保潔水平。提高清掃機械化作業水平,在城市主干道一律實行機械化清掃,杜絕人工清掃。
五是繼續落實秸稈污染防治工作。夏熟、秋熟期間,禁止露天焚燒秸稈。大力推廣秸稈機械化還田。積極推廣秸稈生物氣化(沼氣)、熱解氣化、固化成型及炭化等技術。實施秸稈田頭收集制度。建議由各地農機局牽頭,負責夏熟、秋熟季節秸稈田頭收集工作,并統一管理秸稈資源,合理分配到各綜合利用項目。
六是加強針對其他大氣污染源的防治。切實抓好餐飲服務業油煙污染防治工作。嚴格執行煙花爆竹銷售許可證制度。禁止將焚燒后能產生有毒有害煙塵和惡臭氣體的物質作為燃料使用。逐步削減并最終淘汰制冷劑、發泡劑、滅火劑、溶劑、清洗劑、加工助劑、殺蟲劑、氣霧劑、膨脹劑等消耗臭氧層物質。全面推廣使用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溶劑,實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限值管理。對城區下水道、排水溝進行整治,防止惡臭擾民。
七是強化應急處置和信息公開工作。制定大氣污染預警與應急處置工作方案。在特殊污染天氣,由政府實施大氣應急管理措施,減少污染物排放。增加典型城市空氣監測點位,及時發布監測數據。督促國控重點企業向全社會公開污染物排放監測信息。監測數據的及時公開,可以讓人民群眾及時、準確地了解到當地的空氣質量,切實維護環境權益。同時,也為政府部門治理大氣污染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和有效的監督手段。
八是引導公眾參與,推行全民治理。減少排放人人有責。環保部門要做好宣傳、科普和引導工作,引導全社會提高環境意識,養成環保的生活習慣。同時,加強良性互動,鼓勵全社會積極參與大氣污染防治。作為普通公眾,在監督生產環節的同時,更應腳踏實地,從自身做起,踐行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
公務員考試行測題庫丨公務員題庫手機端丨搜索公眾微信號"考試吧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