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試的學習包括一些課堂培訓中,很多人都會說:面試沒有標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了。這句話對嗎?很多人會說,肯定對啊,我一直就是這么過來的啊。準確說應該是前半句話是對的,但是后半句話卻值得商榷。為什么這樣說呢,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的說一下。
首先我們得承認,面試考試確實沒有標準答案。有的同學一定會疑惑,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考試怎么會沒有標準答案呢?以為我們每個人的思想理念和個人經歷都不一樣,所以不可能出現一致的答案,而且同一道題其實也有很多不同的切入點,所以不可能出現唯一答案。但是為什么有的人高分,有的人低分呢?因為我們雖然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卻有一定的評分標準,會按照相關標準來確定分數,會有一定的規范化的流程、規范,這樣保證每個考生的成績評定是客觀的。那么這個評閱標準是什么呢?這就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
所謂言之有理,不僅僅是我們理解的有道理,而是有很多要求的,這個“道理”必須是與我們的題目相關的,而不是自己的個人想法論證嚴密。如果要是對我們這個“理”有一個更深刻的解讀的話,基本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答題內容涵蓋要點,二是答題內容有指導性,三是答題內容有條理性。
答案涵蓋要點就是說我們考生在作答面試題目的時候要注意與我們的題目一定要相關,內容必須從題目和社會實際出發,要能解決題目中的問題,否則是不得分的。例如題目中說你作為組織者來組織一場會議,你應該怎么辦?那么我們在作答這道題的時候要注意我們的內容一定要圍繞著這項工作展開,比如說開會前做好資料準備、場地布置、人員調配等,會議進行中的組織協調等,都要在答案中體現出來,這樣才能體現一個考生的實際工作能力,才能夠得分。我們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內容就是我們的要點,要圍繞題目、結合實際確定我們的答案要點,這樣才能得到分數。
答案的指導性也就是說我們要注意面試考試的目的是為了測查一個考生的基本能力素質,所以要通過一道題展示自己的能力。那么我們的答案就應該給人以一種印象體現自我,而體現的就是自己的思維能力、個人積累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是我們的目的,也是考官需要的東西。
答題的條理性其實比較簡單了,就是說我們的答案要有一定的邏輯性,要讓考官聽著舒服、聽得明白。其實我們都知道,同樣的答題內容和要點,其順序安排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才能讓人更好理解、更易接受,同時幫助考官抓住要點。我們的工作也需要條理性,所以我們的考試過程要注意體現個人做事的條理性和邏輯,這也是考官的測查點之一。
面試,是我們進入公職體制的最后一次大檢閱,我們想拿到高分就必須付出努力。同時與大家交流的一點是,我們不應該考慮自己想說什么,而是應該考慮考官想聽什么。
搜索公眾微信號"考試吧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