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概述
4月3日,證監會在新聞發布會上披露,萬福生科嚴重違反法律法規,涉嫌欺詐發行股票。該公司動用300余個個人賬戶,涉及數十個縣鄉鎮,最終獲取多達667卷證據材料,內容涉及供應商、客戶等一系列財務數據的造假。有報道稱,萬福生科的造假上市以及上市后的繼續造假,涉及虛增原材料、虛增銷售收入、虛增利潤等整個生產經營銷售環節,堪稱深刻、全面、徹底。
4月24日,江蘇媒體曝出南京市溧水區和鳳鎮張家村社區在“改廁工程”中弄虛作假,社區在一些村民家的地上用水泥“畫”一個化糞池的樣子了事,并借此騙取了上級政府部門的財政補貼。
4月27日,央視焦點訪談以“霧里看花洋奶粉”為題披露:近年來國產奶粉屢失誠信,洋奶粉受到熱捧,但據業內人士透露,如今約八成洋奶粉是國內企業貼牌生產的,其中有些企業用國內奶源在國內加工,包裝上卻寫著“原裝進口”、“100%國外奶源”。
模擬題
針對近期頻發的造假事件,談談你具體的解決對策。
參考解析
眾所周知,誠信是維系社會正常運轉的紐帶,是社會的基石。無論是家人、朋友之間,還是個體、群體之間,倘若缺少了誠信,其關系一定是扭曲的、畸形的。與此同時,造假已成為一種嚴重的社會問題,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造假行為遍及社會各個領域,人們深受各種假的東西的侵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許多造假都形成了產業鏈。造假由個人、小團體發展到利益集團,而且由隱蔽到公開化,其嚴重性、危害性可想而知。這種情況產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當前的打假缺乏力度。盡管一直以來,社會上關于打假的聲音從未停止過,但是違法追究的責任卻遠遠不夠。大多數的作假者,并未有受到法律的嚴懲,而且也沒有為此付出足夠的代價。同時,在當前的社會中,一些執法人員的失職行為,方便了作假者。就是因為對作假行為一直以來的放縱與寬容,使得作假的土壤愈來愈肥沃,甚至一些所謂的名人和專家都成為了作假的幫兇。這種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一方面要加強對個人、行業、企業及商家的宣傳和教育,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道德,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加大懲處力度,這樣既使得執法人員有法可依,又能對造假者的行為實行法律的約束,從而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
搜索公眾微信號"考試吧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