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業單位考試結構化面試中,有一類試題專門測查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且該類試題在結構化面試的考察中占據核心地位,可謂得綜合分析者得天下。如何才 能更好地掌握綜合分析能力?如何能做到看問題談看法均入木三分?我們說角度很重要。古人也說,橫看成峰側成嶺,角度的不同決定你看問題的深度。本文將揭示 其中角度的奧秘促使考生提高面試分數。
【例1】針對上海福喜公司在生產加工過程中使用過期肉的現象你怎么看?
【解析】很明顯,這是一個食品安全事件,那么該如何規避呢?這個時候就需要向考官提出解決的辦法以突顯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你可能會談到企業要自律并 增強社會責任感,消費者協會要發揮作用等措施。然而你更應想到的是政府,只有政府發揮其職能加強管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比如在該問題上,政府 應當加強法制建設,通過嚴刑峻法來加大企業違法成本,借鑒有一些發達國家推行的“吹哨人法案”,也就是建立內部人員舉報的機制。
【例2】某地政府向本地各個服裝企業負責人發出短信,要求企業一律先按規定預繳工資保證金再招工,每人6000元。面對高額的保證金,很多中小企業無力承擔,只能停產歇業。面對當地政府的這種做法,你怎么看?
【解析】這是關于綜合分析能力的考察中關于政策理解的試題。很明顯,該政策是想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的問題,但由于該政策實施后,產生了惡劣的影響,所 以應當反對。而在反對過后,我們更應去思考的是,該如何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的問題。僅靠企業自律肯定不行,我們更多地應該從政府的角度出發去探討 對策。我們常說,政府應當從管理型政府到服務型政府轉變,可見政府有兩大角色:管理者和服務者。從管理者的角度講,政府應當嚴厲打擊拖欠工資的企業,并對 企業招工過程中的合同簽訂問題進行嚴格監管。從服務者的角度講,政府應當根據當地特色,幫助企業轉型,打造本地的服裝品牌,可借鑒湖州織里童裝、嘉興海寧 皮革等成功經驗。
一個社會問題,如果不需要政府參與,不需要政府來解決,那么也就沒有必要拿出來考察了。希望廣大考生謹記,更多地從政府的角度出發來解決問題。諸如“我認為更應該拿出辦法的是政府”、“從根本上來解決還是要靠政府”這樣的話可以多向考官講講,以突出我們答題的重點。
關注"566公務員"官方微信,獲取真題及答案、最新資訊等信息!
相關推薦:
2016北京公務員真題及答案匯總 ※ 題庫估分 ※ 關注微信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