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題
如何看待“中國式”過馬路現象?
參考解析
產生“中國式”過馬路的原因有:1.中國人從內心至今對法治觀念淡薄。一人不敢行事,人多了就天生有一種從眾心理,即便違法也心懷驍幸,別人不遭自己也不會遭。法治倫理未融入自己內心,缺乏國民素質的基本認識和認同,只希望別人做到對自己則網開一面。
2.絕大多數的中國人是心里覺得別人都走了,自己再等的話就一傻帽,就這樣每個人抱著這同一想法就造成了紅綠燈虛設的情景。很多中國人本來就喜歡從眾,而難以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中國人的公民素質亟需提高。
3.小則看是國民素質太低,大則看是國家法制沒有落實,也很難落實所造成.長此以往人民不相信法制,自然心中就沒有法制。
4.我不認為“中國式過馬路”的觀點,這只是少部分人或地區的觀點和存在現象,我們應該看到現代的中國人素質正在逐步提高,我們不能以偏概全。
5.人走得慢,車走得快,紅綠燈給車通過的時間有兩三分鐘,你得站在旁邊吃灰塵和尾氣;而給人過街的時間只有十二三秒,你得小跑步才得過去(年歲大的人是很難的)。況且,過街橫道線要三四百米遠才能有,天橋或地道有長長的上下梯步。這是公共交通資源上,強勢、弱勢的分配不公。
6.是一種交通意識的缺乏。可以在紅燈人行道口增添“語音提示”行人,既提示、又做到了警告行人的作用。
分析了上述原因也告訴我們:1、截止到2010年中國機動車數量1.99億輛,且年增兩千多萬輛,現行的交通規則單純考慮交通運行效率,交通管理極端化犧牲行人利益。而且中國式路權分配,過分偏向機動車。為此要合理分配路權,保證行人的空間和時間。2、忍受等待時間是設置信號燈周期的重要參考:英德行人的忍耐限度是60秒之內,中國為70-90秒,中國人忍受等待時間遠超過90秒等待極限,最終導致行人與轉彎車輛發生沖突,因此我們應該合理設置交通信號,避免“中國式”過馬路的最大誘因。3、一項制度,如果不能讓行人自覺退出紅燈之外,不能公平地庇佑每個人的基本權利,其結果只能是不文明者更猖獗,甚或文明者被“逼良為娼”。因此,我們應該反思當前制度的不合理性,“接地氣”地進行完善,保障行人利益,讓“中國式”過馬路不再上演。
關注"566公務員"官方微信,獲取真題及答案、最新資訊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