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試是黨政領導干部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考試的重要環節。筆試的特點是考生通過解答試題,讓主考機關了解自己的知識深度和廣度,眾多考生同時臨場,有統一的、較客觀的評判標準,省時高效,經濟易行。但筆試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考生不能直觀地向招考機關展現自己,而要通過卷面展示自己,因此,有必要了解幾種常用的技巧。
了解閱卷者的心理
考試一般都要專門制定評分標準,包括標準答案或有關評分要點及各解答步驟的分數分配方案等。評分標準是閱卷者評分的依據,它要求閱卷者按評分標準嚴格評分,以保證評分的一致性。從理論上講,評分標準應該是合理的、科學的,這樣才能保證評分結果和考試結果的可靠性。然而,由于閱卷者有各自不同的評分原則。因此,往往在不同人心里又有各不相同的評分標準。有人做過這樣的調查,用“你給試題分配分數的原則是什么”的問題分別詢問24位閱卷者,結果竟有10多種答案。可見,在給試題分配分數上,評卷人之間的差異是很大的。
目前,黨政領導干部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考試的試題類型主要有客觀性試題和主觀性試題兩類。前者比較簡單,比如判斷題,閱卷者只需將考生的答案與標準答案對照一下,便打分,幾乎不加思考,即使外行人也能完成,按說一般不容易出現差錯,有偶然性的差錯也很容易糾正,對這類試題現大都采取計算機閱卷的方式。對于后者,閱卷者的心理過程就復雜多了,上面所說的知覺、分析、綜合、比較和判斷在閱卷中都可能存在,環節越多,過程越復雜,閱卷者的差異就越大,閱卷者情感過程中的愛好或厭惡、心境、美感、理智感和意志過程中的自制力以及個性心理等都能產生影響。最典型的是在評作文題時,閱卷者需要對卷面、立意、意境、結構、層次、語言及文字作出判斷,這樣,不同的閱卷者,所給的分數必然有差異。
卷面務必整潔,字跡力求工整
由于閱卷人對考生是陌生的,閱卷人對考生的了解只是通過一張試卷,因此,考生在試卷上要下一番功夫。考生在答題時,按照規范的格式書寫,又沒有亂涂亂畫,字寫得認真且清晰,閱卷人看起來既省力又省心。整潔的卷面,工整的字體首先給閱卷人良好的第一印象。這樣可能產生光環效應,對提高自己的成績是有利的。另外,閱卷是一項很艱苦的腦力活動,長時間的評閱工作必然會使閱卷人身心疲勞,智力活動效率下降,如果考生字寫得潦草,且不按規定格式答題,必然引起閱卷人的煩躁情緒,影響評分的結果。因此,只要時間允許,一定要認真書寫,字體未必像書法藝人那樣給人以美的享受,但至少應清晰可辨。
答案簡明扼要,切忌畫蛇添足
一般情況下,標準答案是以要點或綱目的形式出現的,否則試卷和試題評定就會因人而異失去統一的標準。由于閱卷者對評分標準的順從,標準答案之外的觀點,除非確屬高見,且能得到大多數閱卷者的認可,否則難以得分,實際上,由于每個閱卷者在個性上的差異和認識上的差別,標準答案之外的觀點受到一致認可的機會是不多的。因此,考生答題一定要簡明扼要,只要能表達自己的意思即可。對要點的解釋要準確,若解釋不對,還不如不解釋。
做題先易后難,以求得到鼓舞
實踐表明,成功的經驗可以使人的心理需要和期望得到滿足和實現,產生愉悅感和良好的情緒,使人得到鼓舞和激勵,從而增強信心,提高人的活動能力,進入積極主動的心理活動狀態。反之,則會使人灰心喪氣,產生一種挫折感,降低人的活動能力,難以進入積極的心理活動狀態。因此,考生在答題時,要先通看一遍試卷,心中有數后,按先易后難的順序答,力爭在不斷滿足、不斷激勵中愉快地完成全部試題。如果遇到一時解不開的題目,暫時拋在腦后,等完成其他題目后再做。
要準確,爭取一次成功
由于人的心理活動具有定勢性傾向,先前所進行的心理活動往往影響同類后繼心理活動的方向,使人習慣于按照業已形成的思路去思考問題。如果已經出現了錯誤,往往是很難發現和糾正的。因此,在答卷時,要把求準放在第一位,在求準的基礎上求快,并且求準應立足于一次成功,即使放慢一點速度也爭取一遍成功,這樣就省去了反復檢查的功夫。如果抱著“反正后面還要檢查”的態度草率從事,不但難以保證答題的準確性,而且浪費了許多時間,可謂欲速則不達。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