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排污事件已引起全社會和最高層關注,也成為新環保法實施后發生的標志性案件。騰格里沙漠排污事件,正是檢驗環保“牙齒”的機會。
據甘肅武威市有關部門通報,武威榮華工貿有限公司向騰格里沙漠腹地違法排放污水8萬多噸,污染面積266畝。目前,公司董事長已被立案調查,涉案生產項目已被查封停產,企業被罰款300多萬元,當地市區兩級環保部門負責人也已停職接受審查。
去年被媒體曝光的騰格里沙漠排污事件,有了最新的調查進展,這讓人既喜且憂。欣慰的是,這起違法排污事件是環保部門和當地政府主動調查發現并對外披露,之前并不為人所知,至少未被媒體廣泛報道。而令人憂慮的也是這一點,向沙漠腹地排污的,可能不只是被曝光的幾家企業。
內蒙古、寧夏等沿騰格里沙漠周邊一些企業和工業園區,通過暗管大肆向騰格里沙漠腹地排污的情況,去年經媒體曝光后,引發社會強烈關注,并得到中央主要領導批示。今年兩會上,騰格里沙漠排污問題也被拋給了新任環保部長陳吉寧,陳吉寧回應說,環保部已經會同內蒙古、寧夏兩個自治區政府開展調查處理,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問責。但隨后的調查中,又發現了新的污染水體,對此正在進行核實處理。
看來,甘肅武威這家企業的排污情況,很可能就是排查核實中發現的。這或許說明,向沙漠直排污水這種駭人聽聞的違法事件并非個例,而是成了周邊一些地方企業的潛規則。一些環保組織也指出,違法排污事件多發于幾省交界地帶,這些地方地處偏遠,監管松懈;而沙漠地區地廣人稀,暗管偷排隱蔽性強,排污行為更難被發現。
向沙漠排污,成本極低,但危害巨大。沙漠生態原本就十分脆弱,如果對地下水造成污染,短期內幾乎不可能修復,堪稱“斷子絕孫”式的污染。騰格里沙漠腹地,過去是蒙古族牧民賴以生存的家園,現在是各地游客眼中的旅游勝地,卻成了無良企業的排污場,確實讓人震驚痛心。如當地環保人士所說,有人花大錢買環境,現在卻有人為了一點錢,要徹底毀掉騰格里的生態環境。
沙漠排污雖然隱蔽,但并非不可能發現。對此,當地群眾和一些環保組織早有舉報,但并未引起足夠重視。而違法排污者有的是知名企業,有的是當地樹為樣板的工業園區,卻敢于在沒有環保設施的情況下開工生產,甚至鋪設暗管違法直排污水,當地環保部門不會毫不知情。更大的可能是知道了也不敢管、不愿管。
現在,沙漠排污事件已引起全社會和最高層關注,也成為新環保法實施后發生的標志性案件。環保執法部門要以此為契機,徹底排查還有哪些隱藏的企業在違法排污,背后是否存在失職瀆職和貪污腐敗。正如陳吉寧所說,好的法規需要嚴格執行,才能長出“鋼牙利齒”。要改變環保執法長期偏軟的尷尬,環保部門首先自身要硬,杜絕不作為、亂作為,然后還要嚴格執法、一查到底,讓違法者付出不可承受的代價。
只有讓違法犯罪分子有痛感,才說明環保法規有了“牙齒”。備受關注的騰格里沙漠排污事件,正是檢驗環保“牙齒”的機會。
關注"考試吧公務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員報名、真題答案、備考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