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的應屆生們心之向往的上海市考再次來襲,你們準備好了嗎?每每聽到學長學姐們講述上海市考的難度,心里會不會有些恐懼?看到競爭如此之大的筆試,學霸分數如此之高,高過170分,再看面試題目難度全國首屈一指,是不是會有種“藍瘦”、“香菇”的感覺?那么上海市考面試究竟怎么通過?趕緊跟上我,教你一點小技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對于公考,即是了解所考地區它的命題規律和特點。本篇文章,筆者欲以上海面試為切入點,并選擇一類題型深入分析,為大家提供一種分析公考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從而拋磚引玉激發更廣泛的思考。
一、命題機制特征:
上海市考面試準備,第一個問題就是研究它的命題機制。命題機制處于不可忽視的核心地位,命題機制的特點是緊緊圍繞城市發展的需求,選擇能夠助力于城市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上海也是圍繞城市發展的主題,其獨特的命題機制,出題水平是領先于全國,呈現出瞻前性、務實性、靈活性等特點。下面以組織類問題做簡要分析。
1,時效性;即組織類命題的主題詞會緊貼當年發生的較有影響的大事或中央政策來設置。比如,2014年考到全面禁煙問題;2015年限制人流問題具體措施;2016年網購維權整治方案、石庫門文化保護。在這里不得不提醒的是剛出現哪怕是一個月內甚至兩周的熱點都曾考到,備考時尤其要關注上海市的政府布局規劃和上海市的發展政策。2,現實性;可以理解為務實,貼近實際,或操作可行性。在了解完熱點不能停留在新聞層面,要深入了解上海市政府對具體問題的操作辦法,政府工作實務流程是什么。比如,限流的具體措施,招標的具體工作步驟,揚招點的如何設置,甚至看似嚴禁煙花爆竹的宣傳實際上,上海市政府的做法都比較具體,且不同于其他省份,考察較其他省份有深度,考官尤其關注作答思路中的務實性,脫離實際則違背考試原則。3,開放性:部門考題沒有具體的任務要求限制,而是給了考生自主發揮的空間,對思維層面提出較高的要求,經常以“請談談你的思路”方式出現。比如,“圖書館借閱量不高,請談解決思路:;“防止高樓攀巖設計解決方案”;“網絡維權分類整治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