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
每逢佳節倍思親,但現在卻成了每逢佳節“倍折騰”。每次臨近春節、兒童節,福利院就會爆棚。今年春節期間,南京兒童福利院成為社會各界踴躍奉獻愛心的對象,48天接待165批次達數千人。由于人流量過大,孩子們大面積感染水痘,部分年齡稍大的孤兒還產生心理不適。而到了重陽節,養老院里又會涌入大批愛心志愿者來幫老人清理個人衛生、噓寒問暖,合肥市某老年公寓重陽節當天甚至接待了4撥來給老人們獻愛心的愛心人士。因為前來獻愛心的人太多了,讓平日里習慣了平靜生活的老人一下子HOLD不住,心臟都要吃不消。
根據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對于節日前后“狂轟濫炸”式的獻愛心活動,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在節日期間去福利院、養老院等機構慰問獻愛心,體現了我們對弱勢群體的關愛,表明我們互助關愛的優秀傳統并沒有被淡忘。然而,“狂轟濫炸”式的獻愛心活動,卻給孩子、老人帶來了“甜蜜的負擔”。愛心人士這樣的做法,其心意可以被理解,但一陣風式的獻愛心,其難免會讓愛心顯得有些變質,起不到獻愛心的效果,更難免有作秀和形式主義之嫌。如何將我們的愛心有效傳遞給孩子老人,在不給孩子老人增加負擔的前提下讓孩子老人真正感受到社會的溫暖,這一點值得我們深思。
除了節日之外,平時給孩子老人獻愛心的人士其實并不多。愛心人士不妨將節日期間的愛心“均分”,在平日里多看望孩子老人,多給孩子老人一些關懷。社會各團體組織也應該充分發揮組織的優勢,將獻愛心活動常態化、均衡化,比如在每個周末都組織志愿者慰問孩子老人,不定期舉辦一些愛心活動,以避免節日扎堆獻愛心活動的亂象,影響孩子老人的正常作息。
同時,獻愛心不能只停留在給孩子買文具玩具、給老人梳頭洗腳這一層面上,志愿者在看望孩子老人時更應當關注他們的內心世界,仔細聆聽他們的心事,從情感上關懷他們,幫助他們解開心結。此外還應主動了解孩子老人的興趣愛好和特殊需求,根據不同孩子老人的不同特點,開展多樣化的活動。在獻愛心之前,還要學習一些與孩子老人的溝通之道以及專業化知識,以保證活動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
當然,福利院養老院等機構對于“狂轟濫炸”式的獻愛心活動也要勇于說“不”,比如規定獻愛心必須要提前預約,并且要有人數限制;或者只在上午接待愛心人士并組織一些活動,下午則讓孩子老人安心休息等等。
總之,我們與其在節日前后“狂轟濫炸”式地獻愛心,還不如平時多關心自己身邊的孩子老人。獻愛心不需要整齊劃一的扎堆慰問,而應該體現于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進而成為一種社會常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孩子老人感受到社會的關愛,真正健康成長、樂享晚年。
2、市政府要與養老院舉辦尊老愛老活動,作為政府工作人員,請你制定一個主題,并具體談談你將如何組織?
【參考答案】
尊老愛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國目前已經進入了老齡化階段,老年人作為弱勢群體也越來越多的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市政府與養老院舉辦尊老愛老活動,能使老年人得到更多的關愛和照顧,作為一名政府工作人員,我一定會努力組織好。
為此,我首先制定一個主題——“愛滿夕陽”尊老愛老系列活動。為了保證效果,我們會開展一系列的活動,更多地滿足老人的需要,設定老人更合適更喜愛的活動,讓老人高興不孤單。具體組織活動我會從以下幾方面開展:
第一,開展老年人娛樂健身活動。聯合養老院和市里的其他老年組織,比如老年大學等,開展一些適合老年人的活動。比如書法比賽、柔力球比賽、門球比賽等,不僅有利于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而且還能提高老年人的參與熱情。
第二,組織家庭活動日。通過養老院的工作人員聯系所有老人的兒女,并向他們發出邀請,希望他們配合我們的工作,在特定的休息日一起來養老院陪老人過一個周末。期間可以設計一些適合老年人的小游戲或比賽,調節聚會氛圍。對老人來說,和自己的子女一起度過一個美好的周末,遠比給予他們太多物質上的東西要有價值的多。
第三,開展紅領巾獻愛心活動。聯系市里的教育部門,向所有小學發出倡議,倡導小學生節假日去養老院做愛心義工,陪老人聊天,幫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并且可以通過學校形成固定的組織長期來做這樣一項工作。
當然,對老人的關愛不能局限一時,我們以后還要經常開展這樣的活動,同時還要呼吁更多的社會組織參與到關愛老人的行列中來,讓老人感受來自社會大家庭的愛和溫暖,真正的“愛滿夕陽”。
關注"566公務員"官方微信,獲取最新資訊、職位表、真題答案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