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產業轉型升級推進改革創新
把改革創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需充分認識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變化,緊緊圍繞培育經濟發展新動力推進改革創新,切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當前,應大力化解產能過剩,堅持通過市場競爭實現優勝劣汰,政府則應通過強化環保、安全的硬約束淘汰過剩產能。同時,適應國際產業競爭格局新變化,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核心技術—戰略產品—工程與規模應用”的創新價值鏈,加快傳統產業技術進步、管理創新、產業重組和優化布局,提升傳統產業整體素質。
圍繞產業轉型升級推進改革創新,最重要的是發揮市場在產業轉型升級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以市場為基礎的企業兼并重組,促進資源和生產要素由低效率企業向高效率企業流動,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
圍繞增強企業活力推進改革創新,最重要的是營造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從過去的實踐看,政府給予各種扶持的企業往往是“有心栽花花不開”,而看起來無足輕重的企業卻形成了“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局面。這樣的案例表明,市場競爭是創新的源泉,增強企業創新活力,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遠比給予某些企業特殊政策扶持更為有效。
國際金融危機為我國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構建全球化生產運營體系帶來了機遇。應支持具有比較優勢的企業“走出去”,積極擴大對外投資,鼓勵企業到境外投資辦廠,通過改進貿易和投資活動,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著力打造一批世界級品牌,在一些領域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構建全球化生產運營體系,促進“走出去”,需要加快形成一套有利于培育新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的制度安排。應改革對外投資審批體制,加快同有關國家和地區商簽投資協定,鼓勵企業“走出去”開展綠地投資、并購投資、聯合投資等,將國際研發、人才等高端生產要素與國內產業鏈有機銜接起來,提高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謀求更高水平地融入全球分工體系。只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去”,到國際市場的大風大浪中去搏擊,才能增強我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從而構建以我為主的全球化生產運營體系。
關注"考試吧公務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員報名、真題答案、備考信息!
公務員考試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搜索公眾微信號"566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