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推進歷程
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直接關系到人們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政府應該對假冒偽劣和黑心食品堅決進行查處,并且讓不法分子付出昂貴的代價。
——李克強
要廣泛普及食品與健康相關知識,推動全社會更加關注食品安全,堅決遏制各類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提高群眾消費安全感和滿意度。
——習近平
如果說,今天有什么能牽動13億國人的神經,食品安全一定名列前茅。而打造食品安全體系,法治無疑是最有力的武器。
隨著現代食品工藝的日益復雜,處于流程末端的消費者很難判斷食品有多安全。只有在危害明顯的時候,人們才會拒絕消費;當遇到偽裝精致、危害隱性的不安全食品,則無法識別,繼續用健康埋單。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公眾的食品安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看得見的法治監管、安全標準和明明白白的風險警示。
食品安全標準,是食品安全的法定標準。建設體系完備、覆蓋全面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是當務之急,也是一項基礎性的重要工作。沒有標準,就談不上食品安全監管;同樣,沒有完備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也就不可能有有效全面的食品安全法治監管。
一是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應當加強加快法規體系建設,形成覆蓋全面、上下配套、制度嚴密的食品安全法規體系。針對食品安全法中有些法律規定不明確、不具體的問題,一些地方呼吁國務院及國家有關部門應盡快出臺有關法規、規章予以明確,減少監管盲區,避免多頭執法、交叉執法、重復執法等問題。
二是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建設。 盡快建立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尤其是人民日常生活必需的食品安全標準建設。給生產者提供標準,給經營者提供標準,給消費者提供標準,更是給監管者提供標準。
三是加強監管和法律懲戒力度。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是食品安全監管的執行運作環節。再好的法規體系和安全標準體系,如果缺乏有效順暢嚴密的執法監管體系,實踐運作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提高監管有效性,接受社會監督。各級監管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堅持重典治亂,切實提高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
四是食品安全信息公開。應提出食品安全信息系統建設的階段性目標和長遠目標,制定相應的信息系統規劃、標準和政策措施,加大食品安全信息系統投入,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系統制度,食品安全問題必須由全社會共同監管來解決,只有信息公開,人們積極參與進來,才能真正做到食品安全,才能很好地解決監管與市場的關系。
關注"考試吧公務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員報名、真題答案、備考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