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考試吧論壇 Exam8視線 考試商城 網絡課程 模擬考試 考友錄 實用文檔 繽紛校園 英語學習 | ||
![]() |
2010考研 | 2010高考 | 2010中考 | 自學考試 | 成人高考 | 專升本 | 法律碩士 | MBA/MPA | 中科院 | |
![]() |
四六級 | 商務英語 | 公共英語 | 職稱日語 | 職稱英語 | 博思 | 口譯筆譯 | GRE GMAT | 日語 | 托福 | |
雅思 | 專四專八 | 新概念 | 自考英語 | 零起點英、法、德、日、韓語 | 在職申碩英語 | ||
在職攻碩英語 | 成人英語三級 | ||
![]() |
等級考試 | 水平考試 | 微軟認證 | 思科認證 | Oracle認證 | Linux認證 | |
![]() |
公務員 | 報關員 | 報檢員 | 外銷員 | 司法考試 | 導游考試 | 教師資格 | 國際商務師 | 跟單員 | |
單證員 | 物流師 | 價格鑒證師 | 銀行從業資格 | 證券從業資格 | 人力資源管理師 | 管理咨詢師 | ||
期貨從業資格 | 社會工作者 | ||
![]() |
會計職稱 | 注會CPA | 經濟師 | 統計師 | 注冊稅務師 | 評估師 | 精算師 | 高會 | ACCA | 審計師 | |
法律顧問 | 會計證 | ||
![]() |
一級建造師 | 二級建造師 | 造價師 | 監理師 | 安全師 | 咨詢師 | 結構師 | 建筑師 | 安全評價師 | |
房地產估價師 | 土地估價師 | 設備監理師 | 巖土工程師 | 質量資格 | 房地產經紀人 | 造價員 | ||
投資項目管理 | 土地代理人 | 環保師 | 環境影響評價 | 物業管理師 | 城市規劃師 | 公路監理師 | ||
公路造價工程師 | 招標師 | ||
![]() |
執業護士 | 執業醫師 | 執業藥師 | 衛生資格 |
一、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是對應考者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的測試。
2、作答參考時限:閱讀資料40分鐘,作答110分鐘。
3、仔細閱讀給定資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論要求”依次作答。
二、給定資料
1.2005年5月17日,記者從共青團中央了解到,2005年團中央將舉辦“青年職業技能鑒定周”活動,并努力使之成為青年技術工人的“技術高考”。
2.目前,福建省制造業從業人員已占產業工人總數的40%。但是,福建制造業同時也面臨著高級技工短缺。在各類企業技術工人隊伍中,高級技工、技師、高級技師所占比例僅為6.11%、1.24%和0.27%,明顯低于國家要求的“十五”期間高級工占到技術工人總數20%的目標。高技能人才培養計劃的實施,將緩解該省當前技術工人特別是高技能人才嚴重匱乏的矛盾。
3.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4年4月對全國40個城市技能人才狀況抽樣調查的結果顯示,技師和高級技師占全部技術工人的比例不到4%,而企業需求的比例是14%以上,供求之間存在較大差距。調查還發現,企業當前最急需人才的前三位人才依次是:營銷、高級技工、技師和高級技師,分別占調查企業需求比例的14.4%、12.1%和10.9%。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技術工人的需求也較強烈,排第六位,占調查企業需求的8.9%,加上企業對高級技工、技師和高級技師的需求,企業對技術工人的需求比例占31.9%。
4.2004年二季度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對全國113城市勞動力市場監測數據分析表明,各技術等級的勞動者在勞動力市場上都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況,技師和高級技師嚴重短缺。企業對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和初級工的需求人數與求職應聘人數之比分別是2.4 : 1、2.1 : 1、1.8 : 1、1.5 : 1和1.5:1,目前對技術工人的需求比已經大于對工程技術人員的需求比。
5.在制造業發達的地區,技術工人尤其的高級技能人才的短缺狀況更加嚴重。江蘇省無錫市2004年二季度勞動力市場制造業的用人需求所占比重分別為40%,為所有行業的第一位。二季度企業登記需要275名高級技師和技師,但沒有一個人應聘;高級工的需求與應聘人數之比已經達到4.8:1,中級工和初級工的需求與應聘人數之比分別為1.5:1和1.7:1。
6.作為中國重工業基地的東三省,技術工人特別是高技能人才更是嚴重短缺。據2003年底調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占技術工人的比重,遼寧為8.8%,吉林為7.1%,黑龍江為6.1%。即使在裝備制造業實力雄厚的上海,此比例也只有9.4%。
7.據廣東省2004初對深圳、東莞、佛山等城市306家企業的調查,有128家企業急需招聘技術工人1.8萬名,而應聘人員中符合企業招聘條件的則相當少。此外,調查還表明,熟練工和技校畢業生最受企業歡迎,不論性別,都十分搶手。
8.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對技能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現出日益強勁的勢頭。據測算,到“十五”末,我國技能勞動者需求總量將增長20%-25%,其中,高級以上技能勞動者所占比例預計增長15-20個百分點,特別是技師、高級技師的需求將翻一番。
9.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4年4月對全國40個城市技能人才狀況抽樣調查的結果顯示,大多數企業名義上開展了培訓,但實際上用于職工培訓方面的花費并不高,2003年企業用于就業人員的人均教育經費投入僅為195元,企業職工教育經費投入占職工工資總額的1.4%,未達到國家規定1.5%的最低比例。與此同時,一些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后,存在著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對職工重使用輕培訓,甚至只使用不培訓。這次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的企業用于技術工人培訓的費用不到職工教育經費的20%。其中,職工教育經費用于技術工人培訓的比例在20%以下的企業占58.5%,比例在20—50%之間的企業占26.9%,比例在50%以上的企業占14.6%。
10.盡管技術工人的短缺早已出現,但技工教育培訓的發展還難以適應。一些大學的專業及課程設置沒有能夠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規劃,有較大盲目性,專業趨同現象十分嚴重,造成供給嚴重大于需求。如近年教育部布點增長最快的10個專業,其畢業生的就業率在2002年全面下降,其中藝術設計下降了21.6個百分點,就業率僅為59.7%。盡管目前各類職業學校已達2萬多所,但以培養后備高技能人才為主要目標的只有200多所高級技工學校和技師學院,且由于經費不足,規模有限,設備設施老化,畢業生待遇未得到很好解決,難以在短期內迅速培養出大批高技能人才。
11、目前,我國不少企業遇到技術要求高的產品訂單,由于工人技術達不到要求不敢接,令廠長經理十分頭疼。一方面許多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導致“讀書無用論”沉渣泛起;另一方面許多企業因人才匱乏而不敢攬“瓷器活”,造成效益滑坡。在眾多的勞務市場洽談會上,不少單位招收車工、銑工、焊工等,待遇豐厚,但報名者寥寥,許多招工單位發出了“找個好鉗工比找研究生還難”的感嘆。
12、2001年9月,河北省城調隊對該省制造業的149家企業技術工人水平現狀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一成以上的工人不能掌握高新技術或進行技術改造,完全能勝任的企業有24家,占16、1%;基本可以勝任的企業有108家,占72、5%;不能勝任的企業有17家,占11、4%。
13、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一位官員介紹說,為了培養我國的技能人才,國家在全國設有3790多所技術學校。但是,許多家長和學生認為,當工人收入低,社會地位低,因此學生不愿上職業技術類學校。每年招生時大多數這類院校門庭冷落,有的竟然無人報考。其實按國家規定,技術工人應享受同級工程技術人員待遇。據調查,有35、1%的企業高級工收入比助理工程師高,只有7%的企業出現相反現象。在技師、高級技師與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的比較中,多數是基本相同或略高于同級的工程技術人員。
14、目前,我們社會存在嚴重的鄙視工人的傾向,絕大多數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大學,而不是讀技校當工人。就連某位曾獲“全國十大杰出工人”稱號的家長也明確表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技校、當工人,最大的愿望是讓孩子將來上大學、搞科研或當企業家。這種情況在全國帶有普遍性:希望孩子讀大學,即使孩子成績不好,也要千方百計讓他們上普高,再賴也要上個中專,為上大學做準備。至于上技校,那是不得已才走的路。向這些家長宣傳“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工人是國家的主人”等道理,他們是聽不進的。在這種欲望的驅動下,我國的高等教育迅猛發展,高校招生擴了又擴仍供不應求!熬盼濉逼陂g,高校和高中招生分別以150%、140%完成計劃;而同一時間,中專和職業高中只完成招生計劃的80%,大量學校因生源不足而停止招生。
15、據政府有關部門的官員介紹,目前我國企業產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品每年的損失近2000億元;科技成果轉化率只有15%左右,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只有29%,遠低于發達國家60%至80%的水平。在近幾年企業發生的各種事故中,有一半以上是因為職工崗位意識不強、崗位技能不高造成的。
三、申論要求
得分評卷人1、就給定資料反映的問題,用不超過200字進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條理,有層次。(20分)
(空格略)得分評卷人2、從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材料所反映的問題提出對策建議。要求:有針對性,有條理,切實可行。字數不超過350字。(40分) (空格略)得分評卷人3、就給定資料,自選某一角度,自擬標題,寫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中心明確,內容充實,論述深刻,有說服力。(40分)(空格略)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