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給定資料 |
第 4 頁:參考解析 |
一、申論題(本卷總分100分,時限180分鐘,其中閱讀給定資料參考時限為60分鐘。)
1 給定資料
1.2013年9月12日,國務院正式發布由環保局牽頭制定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這是國務院繼2012年年底的《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2013年6月的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之后,再一次頒布大氣污染治理政策。該計劃中,涉及燃煤、工業、機動車、重污染預警等十條措施,被稱為“國十條”。
“國十條”對2017年前大氣污染治理給出了詳細治理藍圖,并對各省市降低PM2.5濃度提出了具體要求,京津唐、長三角、珠三角東部沿海城市群被列為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重點區域。其中,京津冀地區降低目標最嚴格。計劃規定,到2017年,京津冀的PM2.5濃度需下降25%。二根據《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等直轄市以及15個省會城市在內的共計47個城市和區域可吸入顆粒物、細顆粒物年均濃度要分別下降10%、5%。
國務院多個部門已聯合在北京召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會議,對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等六個省區市加快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進行了部署。會上,環保部代表國務院與這六個省區市的人民政府簽訂了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
2.京津唐、長三角、珠三角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占據了全國14%的國土面積,嚴生了全國71%的經濟總量,集中了全國近48%的人口。
根據環保部近期公布的環境質量公報,2013年上半年京津冀地區PM2.5平均濃度為115微克/立方米,是達標標準的3.3倍,沒有一個城市的PM2.5達到合格標準。即使是PM10,京津冀區域內所有城市也未達標,其中,石家莊市PM10已經超過年度標準3.7倍。2Q13年上半年。環保部公布的十大空氣質量最差城市中,河北依然占大頭,有7個城市位列其中。據悉。6月份,河北占10個空氣質量最差城市的6個;從空氣質量總體評價看,上半年京津冀地區僅31%天數達標,污染天中,重度污染天占26.2%。在6月份,京津冀地區達標天數也僅為24.2%,其中重度污染天就占21.2%,也就是說,6月份,約有三周時間空氣質量都不達標,其中有一周還是重中之重。
3.大氣“國十條”特別強調加強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的工業大氣治理。其中淘汰落后產能是重點,更對鋼鐵、水泥和平板玻璃等提出了具體淘汰目標。政府還鄭重承諾,到2017年年底把重點行業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強度降低30%以上。京津唐、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聚集了數量眾多的發達城市,但這些區域同時也消耗了全國52%的煤炭,生產排放了48%的二氧化硫,單位面積污染物排放強度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9~3.6倍。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某專家指出:“這代表著政府對公眾健康的關注,也是對目前一些不可持續發展方式的反思,中國是個少油多煤的國家,煤炭大量消費和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也是造成采暖季區域灰霾的重要原因,要從根本上解決大氣污染問題,關鍵是優化能源消費結構。”
據悉,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到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降低到65%以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力爭實現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到2017年。三大區域燃煤鍋爐要基本實現天然氣替代,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13%,煤炭利用要逐步實現潔凈化。計劃還同時對京津冀提出了特別的25條任務,將對鋼鐵、煤炭進行壓減。這位專家還介紹說,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總體投資將近1.7萬億左右。通過治理空氣污染將拉動GDP增長2.5萬億,雖然淘汰產能會對經濟起到負面影響,減少GDP1000多億,但總體來說其將產生正面的效應。
4.環保部代表國務院與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等六個省區市人民政府簽訂了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的舉動引發了熱烈討論。
有評論指出,從過去40年的大氣污染治理歷程來看,政府確實花了不少力氣,可是對國家發布的經濟、城鄉、環境實行“同步發展”的方針卻擱置一旁,環保總是為經濟讓路。不少城市,處處都是林立的高樓大廈、寬敞的馬路、繁榮的街市,短短一二十年間面貌一新。但是,大氣環境卻每況愈下,有的城市甚至常年處在煙霧的迷漫之中。地方官員談起招商引資和經濟發展總是眉飛色舞,但說到低下的環境質量卻無言以對。說到底.如果具體考核干部的時候,經濟增長仍然起著決定性作用,政府職能沒有根本性的改變,依法保護環境就難以開展。
對京津庸等區域被列為重點區域,不少專家認為,既然10大污染城市集中在京津冀地區,那么,中央層面應該給予這一地區更多的支持。比如,對京津冀地區能源結構的調整,就需要中央層面通盤考慮,在天然氣供給方面給予傾斜,在一些政策方面也應該給以傾斜。北京是首都,把北京環境搞好,享受一些特殊政策是應該的,而河北、天津等區域位于沿海地區,是中國重要的城市群和對外開放的窗口,搞好這些區域的環境也非常必要,全國人民都會支持。事實上,空氣污染無國界,更不分區域。在PM2.5前,人人都是受害者。
5.日前,各地正在紛紛開展“環保達人”等環境保護先進人物、事跡評選活動。
由T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市文明辦、市環保局、渤海早報、渤海網共同主辦的T市首屆“十大環保衛士”推選候選人公示近日結束,萬余市民參與投票,再次掀起宣傳踐行環保理念高潮。根據得票多寡,10名市民當選T市首屆“環保衛士”。
活動自6月份啟動以來,先后有2萬余市民參與。其中,在分區征集階段,參與市民就已超萬人,推薦或自薦環保達人3000余名;主辦方公示20名候選人后,吸引3萬余市民為自己心目中的“環保達人”投票。同時,主辦單位還邀請環保專家、社會學者及公眾評委組成評審團,對候選人進行投票,最終評選出若干名“環保達人”,在媒體上刊發其事跡并給予一定獎勵。
熱衷于環保事業的S公司也參與到了本次活動當中。據S公司總經理介紹,他們這幾年也一直致力于環保事業,做了很多工作,環保達人評選活動與公司的環保理念相契合。除了積極參選,S公司還積極參與到此次評選活動的贊助中,獲評環保達人的市民朋友將獲得由公司贊助的大獎。這也算是對主辦方“凡參與報名或推薦的市民都有精美禮品”這一承諾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