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頁:參考解析 |
1給定資料
1.2013年10月22日。北京市住建委發布“京七條”,2013年北京將推出2萬套自住型商品房,2014年計劃推出5萬套左右。此類住房價格比周邊商品住房低30%左右,面向全市符合限購條件的家庭;此類住房購買后五年內不得上市,五年后上市收益的30%上交財政。相比于之前的經濟適用房和兩限房,自住型商品房的申請門檻更低、申請范圍更廣。
2013年11月12日.首批7個北京市自住型商品房項目規劃設計方案在北京市規劃展覽館正式對外開放。“估計大半天就有幾百人來看。”北京規劃展覽館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剛剛在這里開展的首批自住型商品房規劃方案吸引了很多市民前來參觀。
“這些房子什么時候建?”“崔各莊、百子灣的房子位置好。”記者來到規劃展覽館的時候,一間百平方米左右的展廳內,大約有三四十人在看展,邊看邊議論。
此次,北京公布了包括朝陽區百子灣l4號地在內的7個自住型商品房項目規劃方案。方案顯示,7個項目共可提供約l.6萬套自住型商品房。
主辦單位的介紹顯示,這一批項目由金隅集團、首農集團和建工集團等市屬國有企業提供自有用地建設。記者從其中一家企業了解到,該批地塊同樣要經過招拍掛程序人市,入市時間目前尚不知曉。
2.“自住房兩年推7萬套.你知道光優先購買的人就會有多少嗎?”參觀“自住房”規劃方案展的王先生表示,很擔心輪不到自己購買。
根據自住型商品房政策,本市戶籍無房家庭和經適房、限價房輪候家庭可優先購買自住型商品房。據2012年年底媒體報道.北京已通過審核的保障房輪候家庭約l4.4萬戶,其中多數是經適房、限價房輪候家庭。
“一方面自住型商品房‘做著幾近虧本的生意’,一方面又要通過非限價部分產品創新來創造更高價值。實現利潤均衡,這對房企是前所未有的挑戰。”陽光100置業集團副總裁范小沖如是說。
實際上,2013年自住型商品房一出現,就遇到成本控制或將影響房屋質量的質疑。對此有開發商表示,有建筑工程驗收規范的硬性約束,產品質量不用擔心,“品質比商品房‘雖不中亦不遠’”。不過業內人士也建議要加強質量監督,“大興明悅灣的保障房質量就出過嚴重問題”。還有市民針對已公布的自住房規劃方案表示,有的戶型“比較差,太狹長了”。
此外,克爾瑞信息集團北京片區總經理王秀玲表示,自住型商品房后期銷售搖號的公平、公開同樣很重要。防止可能催生的各種內幕交易。
一些保障房輪候家庭關心,新推出了自住型商品房,將來保障房會不會越來越少?對此,北京市房協秘書長陳志表示,北京在供應自住型商品房的同時,保障房的供應量不會減少,自住房不會取代經適房、限價房,“經適房、限價房屬于保障性住房,保障是政府的責任。不但不會削弱,反而會加強”。
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王榮武在解讀政策時也表示,調控目的是為解決居住問題,這次推出自住型商品住房,是為解決夾心層住房問題,這類家庭不夠保障房資格。但又買不起高端商品房。兩年合計7萬套單限房的陸續上市,幾乎占到了全市商品住宅一半的成交量,這將足以改變目前北京商品住宅市場格局。屆時,北京中低價位中小套型商品房市場占有率將比現在翻一番,從而建立起“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場”的三元市場。
3.自住型商品房聽起來很新,但專業人士認為,自住商品房明顯存在隱憂。自住商品房的產權經過一段時期后將歸屬入住者,而廉租房則可以交由不同時期的不同租房者使用,自住商品房的保障效率因此大幅減低。由于類似經適房的自住商品房價格偏低,因此政府必須予以財政補貼,這意味著按照北京市目前的土地價格,當地政府投入數以億計的補貼資金,將隨著未來自住商品房的交易而一次性消耗完畢,這顯然不符合讓有限公共資金保障性最大化原則。另外,自主型商品房的受眾群體定位為中低收入群體,即使能確保這2萬套自住型商品房全部落到真正的中低收入群體,但中低收入群體的概念很難真正厘清.到底多少收入算是中低收人群體,如月薪5000元在其他二三線城市已不算低,而在北京一年下來都買不起一平方米商品房,因此理論上有資格購買自住型商品房的中低收人群體數量驚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