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給定材料 |
第 5 頁:參考解析 |
【材料8】
公開資料顯示,浙江八大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12年浙江省有32個省控地表水斷面為劣V類,31.7%的斷面達不到功能區要求。此外,有毒有害有機化學物質污染問題日益突出。以杭州的母親河錢塘江流域為例,現已檢出67種有機污染物,其中5種有機物濃度在枯水期超過飲用水源地水質標準。
在嚴峻的現實面前,浙江省提出了新一輪治水目標:5年全面消除垃圾河、黑臭河。根據浙江的目標,浙江將以治水作為轉型升級的突破口,貫徹最嚴格的污染排放標準和行業準入限制,嚴打環境違法。同時,還將全面落實地方政府的治水責任,全面推廣“河長制”,而河長是各級政府的主要領導。
浙江在2012年集全省之力治水,與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的重視分不開。據不完全統計。
2013年以來,夏寶龍在赴浙江基層調研或在其他公共場合,共有九次重點提及浙江要大力“治水”。比如2013年5月底,在金華市、麗水市調研時,夏寶龍曾提及,創新驅動是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是治水的重要支撐。2012年12月11日,夏寶龍也曾提及,水環境綜合治理與轉型升級緊密相連、互為表里,只有把治水作為轉型升級最關鍵的突破口,才能真正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治水就是浙江轉型升級的‘綱”’。
夏寶龍擔任浙江主要領導已有十個年頭,2003年,夏由天津調往浙江,時任天津市常務副市長的他.曾有著管理海河開發和保護的工作經驗。“夏書記大力治水,與2013年年初網上出現‘請環保局長下河游泳’的輿論有關,這引發了他的思考,更重要的是,這跟習總書記在浙江主政期間創導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戰略思想有關。”一位熟悉浙江政情的人士告訴記者。在2002--2007年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期間,習近平曾多次提及“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并提出要以建設生態省為重要載體和突破口,加快建設“綠色浙江”。
浙江生態省建設工作于2003年啟動,該工作的領導小組規格很高,組長由省委書記擔任,常務副組長由省長擔任,分管環保工作的副省長擔任副組長,辦公室主任則一般由浙江省環保廳廳長擔任,這個工作小組指導著浙江總體的環保工作。以目前的浙江生態省領導工作小組為例,組長為省委書記夏寶龍,副組長為省長李強,辦公室主任則為浙江省環保廳廳長徐震。現在打開浙江省環保廳的網站主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在網頁中間位置的兩個大型動態表格:一個柱狀圖顯示浙江11個設區市PM2.5的實時濃度,另一個不斷滾動的表格則顯示了全省149個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的水質類別和主要污染物。
目前,浙江正在努力開發一套治水智慧監控系統,力圖通過該系統,對浙江的主要水系進行全天候的直播監控,結合環保、水利等部門的最新數據,實時掌握全省水資源動態。
這當中被各方頻繁提交的是浙江力推的“河長制”。《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實施“河長制”進一步推進水環境治理工作的意見》明確,浙江的主要行政部門都要參與到治河中來。
治水的常設機構為省生態辦,具體負責“河長制”實施的日常組織協調工作。省環保廳負責環境污染防治的統一監督指導,負責組織跨設區市的水污染防治規劃(方案)的實施、工業污染源執法監管和水質監測,牽頭組織實施河道監控信息系統建設。
除了環保部門外.包括省水利廳、省農辦、省發改委、省經信委、省公安廳、省國土資源廳、省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等共計15個廳級單位被要求參與到“河長制”的工作中來。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一直采用“多龍治水”模式治理河流,所謂“多龍治水”,即是多個部分聯合工作,環保、水利、發改委、國土等部門都會涉及到。浙江環保系統的一位人士表示,“河長制”正是為了解決“多龍治水”的難題,由地方政府的行政首長來綜合協調治水。將“多極治理”變為“共同治理”。
目前,浙江對實施工作實行分級考核,省“河長制”辦公室負責對各設區市“河長制”實施工作的考核管理,考核工作從2014年開始。考核采用定期考核、日常抽查、社會監督相結合的方式。考核結果納入生態省建設工作年度考核。并作為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經有關機構調查,浙江的水系修復效果明顯,多條江河水系生態基本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