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開始試點個人通過互聯網查詢本人信用報告,首批試點省市包括江蘇、四川、重慶。10月28日起,試點范圍擴大到北京、山東、遼寧、湖南、廣西和廣東6省區市。要在網上查看個人的信用情況,應當如何操作呢?
據了解,在試點地區范圍內的個人,登錄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臺https://ipcrs.pbccrc.org.cn,就可查詢個人信用記錄。具體而言,凡持有9省(區、市)身份證(即身份證號碼前兩位為32、51、50、11、37、21、43、45、44)的個人,均可上網查詢本人信用報告。
在網上查詢信用報告,首先需要注冊,并等待24小時內驗證通過。注冊時除需填寫姓名、證件類型和證件號碼等基本信息外,還需要通過“私密性問題驗證”或“數字證書驗證”的方式確認身份的真實性。只有通過身份驗證,才能成為平臺的注冊用戶。
數字證書驗證指個人使用由第三方認證機構發行的電子文檔,來證明自己的身份。“私密性問題驗證”方式是個人需要在線回答私密性問題并與個人征信系統記錄的信息相符后方可通過身份驗證。
不過,很多用戶嘗試通過問題驗證方式注冊,第二天卻被短信告知未通過審核。對此,專家解釋,這也屬于正常情況。遇到這一問題時,個人可以轉用數字證書方式進行身份驗證,也可以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現場查詢。
為什么“私密性問題驗證”通過率不高?業內人士解釋,“私密性問題驗證”是基于個人在銀行辦理信貸業務過程中形成的身份信息和信貸交易信息設計的。若個人對辦理的信貸業務及自身信用交易狀況不熟悉或不太關注,可能很難回答正確,從而導致身份驗證無法通過。同時,若本人的真實信息與征信系統記錄的信息不一致,也會導致個人無法通過身份驗證。
注冊成功后,在這一平臺上可以查詢三種產品:個人信用信息提示、個人信用信息概要、個人信用報告,內容最為詳細的是個人信用報告。目前,這一平臺無法實現結果實時反饋,一般會在提交查詢申請的第二日反饋查詢結果。對于那些在辦理信貸業務過程中急需查詢個人信用信息的用戶而言,通過現場查詢的方式獲取個人信用報告更可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