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事件】
在武漢打工的青年小曾,因為一時湊不夠錢付1830元的醫藥費,讓醫生把自己已經打好石膏縫了針的右手,當場又拆線了,此事引起強烈反響。涉事醫院調查后決定,對當事醫生作出停止職業資格,離開臨床崗位,深刻檢查,并給予行政記大過處分。
【核心問題】醫生醫德醫風建設
【背景鏈接】
近年來,一些醫院見死不救、見傷不治的情形時有出現,而醫院拒絕施救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因為患者無力承擔醫藥費用。擔心提供醫療服務之后不能“回本”,這種利字當頭、不管不顧的態度,顯露出部分醫務人員對待患者的冷漠。縫針、拆線,兩次手術的實施表明,有些醫務人員并不在意醫療資源的浪費,而更在意“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買賣是否兌現。由此來看,醫院光顧著賺錢,凡事以金錢收益為衡量標準
【影響分析】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醫療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醫院醫德醫風建設的成效直接影響著醫患關系的和諧構建。目前醫德醫風建設雖然普遍展開,但尚存在措施落實不到位、規章制度不健全、對醫院環境不重視等問題。因此,醫院只有全面開展醫德醫風建設,切實有效地落實規章制度,加強醫務人員素質教育,建立嚴格的醫院管理體系,完善激勵機制,營造良好的醫院環境,才能促進醫德醫風建設,促使醫療服務質量的提高,從而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
【原因分析】
造成醫生醫德醫風敗壞的主要原因有三點:
第一是醫療改革利益化的趨勢。全國性的醫療改革正在不斷深化之中,,如何扭轉醫院的“金錢眼”和醫生的“功利病”,是改革的重點所在。擺脫醫院完全市場化、功利化,向公益化、社會化、福利化轉身。
第二是以藥養醫的弊端。我國醫院長期以來的經營模式,以藥養醫的結構非常普遍。在經濟利益至上的環境中,無止境地追逐暴利。
第三是個別醫生的職業道德問題。醫院目前對醫生職業道德建設重視程度不高,造成了部分醫生放松了對自身的要求,也進一步加重加深了醫患關系的緊張情況,這樣對醫德醫風的建設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這三點,從現實背景、發展的趨勢和個人利益三個方面直接影響著醫患關系緊張,應該加大醫院投入、加強機構管理、完善居民保障,醫生的血管里不能沒有“道德的血液”,醫院也不能失去“治病救人”的底線。
【解決對策】
古人云“醫無德者,不堪為醫”,醫德醫風是醫院立院之本,信譽之根。醫療衛生戰線上的醫德醫風建設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之一,醫療戰線系統醫德醫風好與壞,是關系到醫療衛生事業興衰成敗的大事。深入分析醫德醫風現狀及出現問題的原因,堅持糾建并舉,標本兼治,努力探索醫德醫風教育新途徑,以提高優質服務為保障,以體制創新為突破口,無疑是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提高醫護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徑。
(一)積極探索醫德醫風教育新途徑,努力提高醫務人員整體素質。
一是堅持教育的整體性。要強化教育,認真宣傳貫徹《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廣泛開展職業道德教育、醫德醫風教育和法制紀律教育,把加強醫德醫風建設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二是堅持教育的實踐性。結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充分發揮衛生系統各級黨組織特別是基層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三是堅持教育的層次性。側重效益觀和宗旨觀相統一的教育,積極拓寬服務領域,為醫院建設起到橋梁的作用。
(二)堅持以病人為中心,深化優質服務
一是加強醫療服務質量建設。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是提高醫療護理質量的保證,醫務人員只有具備良好的思想品質,端正為人民服務的態度,才會更深入地學習專業技術知識,精益求精,更好地解除病人痛苦。二是要樹立正確的效益觀念。醫德醫風建設與經濟效益的關系。在這個關系上要正確認識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只有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三是強化監督約束機制,加強醫德醫風管理。建立健全監督組織。把醫德醫風建設納入醫院整體建設之中,納入醫院的管理范疇。
(三)加強組織領導,全面提高醫風醫德建設的整體水平
要加強領導,提高認識,把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擺在醫院建設的重要位置上,以更廣闊的視野來正確看待當前醫德建設的現狀和問題,客觀分析產生醫德問題的原因,積極探討新形勢下加強醫德建設的新思路、新對策。
(四)進一步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制度建設,促進醫風醫德建設的根本好轉
一是大力加強醫德醫風的制度建設。良好的醫風醫德能夠對廣大醫務工作者的行為發揮正確的導向作用,使廣大醫務工作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