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依法處理涉法涉訴信訪問題的意見》,《意見》從實行訴訟與信訪分離制度、建立涉法涉訴信訪事項導入司法程序機制、嚴格落實依法按程序辦理制度、建立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健全國家司法救助制度等方面對依法處理涉法涉訴信訪案件進行規范,同時進一步提出提高執法司法公信力、暢通信訪渠道、完善領導體制機制等具體要求。《意見》是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推動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機制改革的重要文件。
信訪是溝通民意、表達民意、聽取民意的有效途徑,但是在現實中一些信訪變了味,特別是在涉法涉訴信訪過程中“信訪不信法”、“以訪壓法”的情況比較突出,這不但背離法治軌道,更嚴重損害了法治權威。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號角,會議明確提出要“嚴格實行訴訟與信訪分離,把涉法涉訴信訪納入法治軌道解決,建立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這為涉法涉訴信訪改革設定了兩個基本目標:一是涉法涉訴信訪要走法律程序,以后各級政府信訪部門對此類信訪將不予受理;二是政法機關要依法終結涉法涉訴信訪,不能讓信訪案件無限期申訴,無休止循環。
事實上,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機制改革不僅是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標,而且一直都是司法改革的重點難點問題。2013年初,全國政法工作會議把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機制改革確定為政法系統的重點改革之一,在強化頂層設計基礎上,以江蘇、云南、安徽等地為重點推進試點工作,圍繞案件分流導入、案件處理以及提升辦案質量等問題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和實踐。
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機制改革充分體現了我國當前各領域改革的共同特點,即前所未有的艱難與前所未有的復雜,改革不僅要有頂層設計的智慧,更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經過一年的試點和努力,依法解決涉法涉訴信訪問題的新機制新格局正在形成,群眾到黨政信訪部門反映涉法涉訴信訪問題的少了,選擇司法渠道的多了。在各地試點基礎上,中央及時總結成功經驗,鞏固試點改革成果,出臺了《意見》。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長治久安,最根本的還是要靠法治。涉法涉訴信訪只有回歸法治軌道,才能體現法治精神,才能保證公平正義實現。推動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機制改革法治化正是《意見》的核心精神。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背景下,任何一項改革都很難單兵突進。因此,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機制改革只有與強化司法公開、司法民主、司法監督,提高司法公信力等各項改革相互協調、共同推進才能真正收到人們期待的效果,也才能達到依法終結涉法涉訴信訪的目的。從這個角度講,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機制改革成為倒逼政法機關提高執法司法質量和水平的力量。
《意見》的出臺是全面推動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機制改革的重要一步,將為不斷深度試水的司法改革提供良好范本。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