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熱點背景
2013年2月26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
會議認為,發展職業教育是促進轉方式、調結構和民生改善的戰略舉措。以改革的思路辦好職業教育,對提升勞動大軍就業創業能力、產業素質和綜合國力,意義重大。必須堅持以提高質量、促進就業、服務發展為導向,發揮好政府引導、規范和督導作用,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吸引更多資源向職業教育匯聚,加快發展與技術進步和生產方式變革以及社會公共服務相適應、產教深度融合的現代職業教育,培養數以億計的工程師、高級技工和高素質職業人才,為廣大年輕人打開通向成功成才的大門,提高中國制造和中國裝備的市場競爭力,促進經濟體制增效升級,滿足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多樣化的需求。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初出茅廬的大學畢業生感嘆還不如農民工掙得多,但他會去搬磚嗎?會心甘情愿當技術工人嗎?不會,他放不下身段,骨子里覺得“體力勞動不如腦力勞動”。職業教育很重要,但領導的子女會去讀技校嗎?中國人民大學前校長紀寶成說,“幾乎沒有市委書記、市長與縣委書記、縣長的孩子上職業院校”。其實,別說領導的子女了,就連普通老百姓也是希望子女讀個好大學,最好能出國留洋鍍鍍金。
什么樣的人才會讀職業院校?一般來說是成績不好的,考高中、考大學無望的,家里又沒“門路”的。不管是知識歧視還是身份歧視,在傳統觀念里,職業教育近乎成為“底層教育”的代名詞。所以,盡管強調社會發展離不開職業教育,但對年輕人來說,它的吸引力不大,只是別無他法的無奈選擇。
即使讀了職業院校,后續的上升空間也很有限。剛剛參加過全國記者證考試的人都知道,有這么一道題,“有哪些人不具備申領新聞記者證的基本資格條件?其中就包括某中專畢業生目前任某都市報社會新聞部首席記者。”為什么?因為基本資格是大專畢業,所以學歷就成了第一道“攔路虎”,盡管他很出色。正是因為“只看學歷不看能力”,才導致職業教育發展步履維艱,也造就了大批高分低能的人。
在現代工業社會中,職業教育不僅能滿足個人生計,還是機器大工業生產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經濟發達、制造精良的國家如德國、日本等無不是職業教育最發達的國家。在德國,一個出色的職教畢業生可以拿到相當于大學教授的工資,更重要的是,在一般人心目中,教授與技工并無中國式的“高低”之分。
珠三角的“用工荒”還在蔓延,藍領技術工人難招,已經影響了機械制造、IT電子、商貿物流等傳統行業的發展,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創造人才紅利已是大勢所趨。辦好職業教育對提升勞動大軍就業創業能力、產業素質和綜合國力,意義重大。就目前來說,拋開種種歧視,形成“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社會氛圍是當務之急。
二、可用作文開頭
職業教育急需“轉型升級”
近年來,職業教育的改革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伴隨著中、高示范職業院校建設項目的開展,職業教育在遵循自身規律基礎上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當前在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進程中,如何進一步提高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如何使職業教育的發展更上一層樓?似乎有些茫然和困惑,以至于呈現出一種另類的發展“瓶頸”現象。
其實,問題的實質,還是受到“就教育論教育”的思維模式的束縛,以至于對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的認識,還存在一些誤區:一是以為現代職業教育學校體系就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以局部的概念代替了整體的概念﹔二是以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就是與普通教育體系一樣的學歷體系。
三、原因分析
問題:政府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參考答案:
原因:
(一)現有的職業教育體系在專業設置、教學質量上,不能滿足用人單位和市場需求,難以培養合格的職業技術人才;
(二)我國制造業在加速轉型升級,涌現大量高新技術產業,對藍領技術工人需求缺口大,遭遇用工荒;
(三)大量勞動力缺乏職業技能培訓,只能從事低端勞動,結構性失業問題凸顯,人才紅利優勢被壓抑;
(四)職業教育領域亂象叢生,缺乏行業規范,亂收費、空殼學校等問題降低公信力;
(五)社會缺乏對職業教育的合理認知,普遍輕視職業教育,將其等同于底層教育。
四、對策措施
問題:政府推動職業教育改革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參考答案:
(一)牢固確立職業教育在國家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位置,促進形成“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社會氛圍,激發年輕人學習職業技能的積極性;
(二)創新職業教育模式,擴大職業院校在專業設置和調整、人事管理、教師評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辦學自主權;
(三)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大力推動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三對接”;
(四)強化政策支持和監管保障,各級政府要完善財政投入機制,分類制定和落實職業院校辦學標準,加強督導評估。
(五)引導支持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積極支持各類辦學主體通過獨資、合資、合作等形式舉辦民辦職業教育,允許以資本、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辦學并享有相應權利。
五、可用作文結尾
如何進一步在上述職業院校質量升級的基礎上,更加清醒地認識到,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不僅應該涵蓋正規教育的職業院校,而且還要涵蓋非正規教育范疇的職業培訓,以及非正式教育的自學、在線學習等;诖耍⒁惶缀w上述三種教育形式,更適合經濟社會發展和學生個性發展需要的職業教育分級制度,使得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等值而非同類,進而使得職業院校以至于整個職業教育,在現有水平上出現真正的內涵升級,實現整體的躍升,從而引發整個社會對職業教育價值的觀念升級,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一個近期即可操作的選項。
當然,提高職業教育辦學質量,打通學歷上升通道,強化政策支持和監管保障也是接下來必須要進一步落實和完善的。如此,職業教育才能具有吸引力,為提高中國制造和中國裝備的市場競爭力輸送源源不斷的人才,促進經濟體制增效升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