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了《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全文如下: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正處在轉型期。全面深化農村改革,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激發農村經濟社會活力;支持地方先行先試,尊重農民群眾實踐創造;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允許采取差異性、過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要城鄉統籌聯動,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努力走出一條生產技術先進、經營規模適度、市場競爭力強、生態環境可持續的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
2014年及今后一個時期,農業農村工作要按照穩定政策、改革創新、持續發展的總要求,力爭在體制機制創新上取得新突破,在現代農業發展上取得新成就,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上取得新進展。
一、完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1.抓緊構建新形勢下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國理政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方針。實施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
2.完善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繼續堅持市場定價原則,探索推進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與政府補貼脫鉤的改革,逐步建立農產品目標價格制度,切實保證農民收益。
3.健全農產品市場調控制度。
4.合理利用國際農產品市場。
5.強化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
二、強化農業支持保護制度
6.健全“三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完善財政支農政策,增加“三農”支出。公共財政要堅持把“三農”作為支出重點。
7.完善農業補貼政策。按照穩定存量、增加總量、完善方法、逐步調整的要求,積極開展改進農業補貼辦法的試點試驗。繼續實行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等政策,新增補貼向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產區傾斜。在有條件的地方開展按實際糧食播種面積或產量對生產者補貼試點,提高補貼精準性、指向性。
8.加快建立利益補償機制。
9.整合和統籌使用涉農資金。穩步推進從財政預算編制環節清理和歸并整合涉農資金。
10.完善農田水利建設管護機制。深化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加快落實灌排工程運行維護經費財政補助政策。開展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和創新運行管護機制試點。通過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等方式,探索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新機制。
11.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對具備條件的項目,實施法人責任制和專員制,推行農業領域國家科技報告制度。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發揮高校在農業科研和農技推廣中的作用。
12.加快發展現代種業和農業機械化。
13.加強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
三、建立農業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
14.促進生態友好型農業發展。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節約集約用地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強化監督考核和激勵約束。分區域規模化推進高效節水灌溉行動。
15.開展農業資源休養生息試點。抓緊編制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總體規劃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啟動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試點。從2014年開始,繼續在陡坡耕地、嚴重沙化耕地、重要水源地實施退耕還林還草。
16.加大生態保護建設力度。抓緊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等林業重大工程。
相關推薦: